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企业电费单调查: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电价下降仍有空间(2)

2017-03-01 09:20:17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企业电价下降仍有空间

通过自治区电价调节资金进行补贴(最高不超过0.03元/千瓦时),使目标交易到户电价达到0.26元/千瓦时——这句政策条文,对通辽云计算、蓝宝石、多(单)晶硅等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来说都十分熟悉。

2016年6月,通辽出台实施意见,促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优先列入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交易范围。

政策有了,执行得如何?“政府对我们进行了补贴,但还没有达到0.26元/千瓦时这个标准。双方正积极协调,朝着政策方向努力。”伯恩露笑高级顾问马永生说。

以蓝宝石晶体为例,成本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生产成本。伯恩露笑通过内部挖潜、提升技术,把生产周期从28天缩到20天,用电用工节省很多。二是电价成本。现在伯恩露笑的用电成本占了整个成本的65%。“最近煤价上涨,电价提升,我们一季度交易后的电价是0.42元/千瓦时,负担不小。”马永生说,“如果电价真正达到0.26元/千瓦时,企业就能大踏步前进。”

有企业家建议,确立更加灵活的动态市场机制,根据成本变化设置动态电价上限,减免不必要的成本加收。还有企业负责人希望,政府把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放开,进入交易市场的准入量再大些,降低用电成本。“蒙东电网充分发挥电力交易平台作用,特别是在呼伦贝尔地区,风火打捆参与直接交易等模式效果良好。2016年呼伦贝尔开展5次交易,多消纳风电3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增长40%。”刘长玺说。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在供电侧,一方面可尝试放宽电力管理范围,在兼顾投入回报的同时,在通辽这样的能源富集地打破区域性保护桎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能源通道建设,发挥能源优势,释放存量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