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董明珠要跻身“外卖”?听她怎么说

2017-02-27 15:38:20      参与评论()人

董明珠这位话题女王,走到哪里都自带气场、引人注目。这不前两天来人民日报客户端做了一场直播对话,这个直播节目是刚刚开通的,首播是人民日报社长,二播就是董明珠,够牛吧?

更牛的是,董明珠说的这句话:“让每个员工都享受到两房一厅的待遇”,话一出口,瞬间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看客”留言:女强人好老板,业界良心!请问,格力最近招人吗?

近距离接触董明珠,感觉这位董姐能说能干,敢说敢干!“空调大牛” 格力电器 ,主业那是杠杠的,去年制造业压力那么大,格力的经营业绩却是近年来最好的!这两年,格力电器又开始造手机,造汽车,令吃瓜群众一脸的惊讶与蒙圈:这究竟是“不务正业”“乱花钱”,还是为了赢得与小米雷军的对赌,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格力造车,路还有多远?

2月24日,格力电器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函,对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的200亿采购订单进行说明。格力表示,在2017年预计向珠海银隆采购10亿元的新能源车辆及储能系统,格力电器将向珠海银隆销售的智能装备和工业制品则共计190亿元。这也意味着,2017年格力电器预销给珠海银隆的商品金额,是前一年度的近4倍!

“珠海银隆”恐怕是董明珠的2016年关键词。实际上,专访过程中,董明珠多次表示,去年最遗憾和最满意的事情,都与收购珠海银隆有关,因为这是董明珠造车的关键一环。

做新能源汽车,算不算是跟风的“头脑一热”?实际上,董明珠已布局很久。2012年我国华北遭遇罕见雾霾,有人建议董明珠赶紧做空气净化器,肯定发财。但是董明珠听后说,我想要的产品从源头就是健康的,是对人和环境无害的。

健康无害又有市场前景,这让新能源汽车进入董明珠的视野。尽管格力电器董事会没能通过该提议,但董明珠还是拉着王健林、刘强东,自掏腰包与银隆合作。“未来前景非常好,不仅是有收益的项目,更是真的改变我们生活的项目。”

也有人问了,造汽车可不是造空调、手机,那么多零部件、完全不同的制造体系,那么多汽车企业都跳坑里了,格力这种“外行”能行吗?

董明珠可不是糊涂人,算盘算得清楚着呢!

第一笔账:技术优势互补。电动汽车跟传统汽车最不同的,就是不用发动机了,用的都是格力原本就掌握的电控、电机。珠海银隆擅长的智能装备、模具、电池、铸造等版块,恰恰又是格力的短板。你缺的我行,我差的你能,这合一起不就是“铁板”一块了。

第二笔账:市场“借船出海”。举个小例子,以前格力想进军新能源汽车空调领域多难啊,有了珠海银隆,这空调卖得多顺畅啊。

第三笔账:培育新兴版块。借助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究,就可以实现格力光伏空调与储能设备的结合,对楼宇中央空调进行节能改造。想想全中国多少写字楼,就有多少生意!

“一个企业如果失败,不是因为专业和多元化,而是因为不够专注。成功与否,取决于你对市场的态度和责任。你真的把他当上帝了吗?如果是,我认为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董明珠如是说。

做完了手机、汽车,董明珠下面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居然是外卖车改造!

“一定要给这些外卖电动车搞的安全漂亮,遮风避雨,还得保证食品安全。这也是电动车,我完全有能力做。”董明珠说,“我现在出门老觉得是不是到了越南了,满街都是摩托车,这就是我看到的市场,我觉得我要去考虑。”

董明珠要跻身“外卖”,哪些大佬会颤抖?现在还说不准哪,咱还是拭目以待吧。

格力造的手机,都卖给了谁?

格力造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当格力二代手机在京东上架后,高达3599元还是让市场吃惊,凭啥格力敢卖这么贵?就没想着优惠酬宾定价低一些?

“降价?不可能!我要做就做最完美的手机,格力手机,质量是第一的,材料是世界最顶级的,”董明珠说,一代手机请很多消费者来挑刺,然后改进。

一般来说,企业会将手机定位为市场逐年更迭的快销品。董明珠却不认可这种产品定位。

“我希望我的手机消费者,不必要每年换手机。其实现在很多手机迭代产品,硬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频繁更换手机却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要做的手机,最少保证健康安全使用三到五年,同时通过软件升级来完善功能。可能很多人说,这不把我们市场搞没了?可我不希望从那样的环境消耗中赚钱。”

实际上,不仅是手机,董明珠对格力空调也做出了新的质量承诺——“格力空调装上墙10年内不许坏,如果10年内坏了我给消费者换新的。”

那么,网上疯传董明珠要求员工强制使用格力手机,真相如何?

“我也不是强制,如果员工爱企业,你不用叫他,他也会用这个手机。就像我一样,苹果再好我也不用,一定用自己的手机。”董明珠说,让员工使用格力手机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体验消费者的感受,明白该怎么样去提升手机。二是现身说法。“你是格力员工,你自己做出的好产品你不用,还有什么理由要别人用?根本不能用“强制”两个字理解我所做的决定,你是格力员工必须用格力手机。新能源汽车出来,我也会送给员工。”

“我宁可慢一点,也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做产品,不要看眼下,而是先想未来什么样,我永远不做一个跟随型的企业。”董明珠说,格力2012年底宣布进军智能装备,用四年时间就制造出了自动化 机器人 和工业智能生产线,相应的机床也开始全面铺开。如今格力电器的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已从她当年“接盘”时的100:1提升到10:1。

实际上,受益于创新,格力电器已经被誉为空调行业的“黄埔军校”。“天天有人来挖格力的人,其实也是挺苦恼,我们一直呼吁国家对创新型企业自主培养的人才应该有个保护措施。其他企业把我培养的人挖去,总要付个学费。”

为了留住人才,除了涨工资,企业还掏腰包,让每个员工都享受到两房一厅的待遇。“只要你不离开格力,退休时这套房子就完整的给你。中途离职的,房子肯定要收回。好企业就是不让员工为住房、吃饭、孩子上学这些事情焦虑,这应该是我来想。他们只需要想一件事,就是怎么把我交办的工作做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