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看老经济特区如何焕发新活力(1)

2017-02-15 13:37:26      参与评论()人

阅读提示

今年我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并将于9月份在厦门市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金砖会晤会址花落厦门,让这座老经济特区城市的发展备受关注。《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走进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厦门市湖里区,管中窥豹,探寻厦门转型升级之路和新活力之源。

发力产业布局 加速培育高端制造业

1981年10月15日,厦门市原禾山乡湖里大队一处小山丘一声炮响,开山炸石,揭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辉煌的一页。30多年来,湖里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区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34%、38%、33.4%。然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受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愈发明显。湖里区委、区政府认识到,用高附加值、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兴产业取代低附加值、低产出的产业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石材、钢材、煤炭等产业陆续从湖里外迁。30多年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这些企业从和平码头搬迁至此,3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企业又陆续从和平码头迁出。这些企业的一进一出,不仅是湖里区域经济发展腾飞的缩影,更是湖里区优化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见证。如今,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湖里区两大发展方向。

“湖里区的产业升级,首先是以科技产业导入达成产业升级。”厦门科湖集成电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旭向《经济日报》记者介绍说,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台湾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因此湖里区政府依托对台和自贸区两个优势,下大力气打造厦门两岸集成电路自贸区产业基地。

当前,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研发方面,厦门市拥有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技术研发机构。在资金方面,设立了规模不低于500亿元的厦门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目前,以打造“厦门硅谷”为目标的厦门两岸集成电路自贸区产业基地,已经成功引进电源芯片设计企业芯阳科技、台资半导体公司大容触控等一批高新企业,入驻产业园企业90多家。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2016年4月,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在厦门湖里正式揭牌。该公司计划通过对股东公司20多项领先世界的石墨烯成熟专利技术在厦门的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国内首家单层石墨烯工业化量产基地。“到2017年底,单层石墨烯产能将达到300吨,2020年各项石墨烯产品产能争取达到5000吨。”恒力盛泰执行董事长陈木成表示,单层石墨烯工业化量产实现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石墨烯高价位低产能的瓶颈,推动石墨烯上、中、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厦门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层石墨烯工业化量产基地。

“我们正着力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跟踪培育139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75%。”湖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加大扶持力度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当前外资投资的热点,这些产业更加看重制度和环境。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的双重身份,让湖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如虎添翼。

飞机维修业是典型的高附加值行业,依托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厦门市早已成为亚太地区飞机维修业的领头羊。厦门太古也已经从最初的1个机库发展到目前的6个机库,成为世界上最大和维修能力最强的飞机工程服务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