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把脉医改:基层积极性有待激发(2)

2017-02-15 08:40:44      参与评论()人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个切入点。去年9月,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成立,将人社厅、卫计委、民政厅、物价局等涉及医保的职能全面整合。整合后的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由于与负责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药品招采的部门均隶属于医保办,当地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望提质增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等专家认为,医改深水区千头万绪,“三医”联动是关键,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可作为深化医改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医保支付方式直接涉及供需双方的切身利益,因而其联动反应非常灵敏。不同的医保支付方式各有利弊,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机构和特定的绩效目标,采用不同的医保支付方式。”

预防与治疗水平协同推进

采访中,不少医疗界人士吐苦水,直言压力大。但当记者问及改革前景,大多数人都满是担当情怀和前进信心。他们认为,医改作为世界性难题,深化改革的担子仍然很重,下一步可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加强预防,让群众“不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同时有效提振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

要把更加重视预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深化医改的战略举措。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长甘立军、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许长松等认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医改的最终目标,解决好“看病”这个战术问题既实际又紧迫。但是,更为重要、也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防病”这个战略问题,即如何让群众“不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一方面,可加强医疗卫生专业队伍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健康教育投入、创新健康教育手段,实现“国民基本健康素养全覆盖”,实现“全民健康,全民参与”。

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完善深化医改的机制保障。医改上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不仅牵扯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以及分配、考核评价体系,也与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密切相关,下一步各部门需打破机制障碍形成合力,完善协同合作的运行机制,把责任交叉的领域划清楚,对责任落实不力的进行考评和问责。

提振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深化医改的内生动力。刘远立、许戈良等认为,无论是远期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还是近期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深化医改都离不开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建议增强医务工作者在医院运营管理、薪酬设计中的自主作用,激发他们支持医改、参与医改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发挥医疗行业的自治自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