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雾霾拷问黑色系(2)

2017-01-09 10:03:48      参与评论()人

越去产能缘何产量越高

2016年是钢铁供给侧改革启动之年。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公布的24省数据显示,共化解钢铁落后产能9305万吨,实际淘汰粗钢落后产能共4500万吨,完成计划淘汰量的108%,可以说递交了一份喜人的答卷。但经估算,这4500万吨粗钢淘汰产能中有至少70%产能为已经停产或从未投产的无效产能,对于实际粗钢产量的影响很小。

“2016年所去的产能集中在长期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产能上,这类产能占到去产能总量的70%。因此2016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仍在小幅增加,但增速继续回落。”业内人士透露,2016年年中粗钢日产量一度创历史新高,导致舆论纷纷议论“越去产能产量越高”。

2017年是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步入深水区,另一方面去产能工作逐步涉及到实际在产产能,面临的阻力也明显增大,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升级。

杨雅心认为,要解决“越去产能产量越高”的问题,实现实质性去产量,需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将去产能工作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相结合,“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却出现了不升反降的局面,排名前十的钢企市场份额仅为34%,产业集中度过低给去产能的推进带来很大阻力,大量低端产能的复产难度较小,但监管难度很大,使得去产能工作容易出现反复,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另一方面,去产能的同时要从原料端控制钢厂利润,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市场行为,单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杨雅心说。

当去产能抑制了有效供给,钢铁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钢厂利润大幅提升,将直接刺激钢厂的复产意愿,使产量重新开始增加。因此,只有从原料端入手,控制钢铁行业利润过快回升,才能保证去产能的持续性。

去年下半年,“双焦”供应紧张引起了黑色产业链一波成本推动型涨价,但成材端的涨价幅度明显低于原料端,钢厂利润受到挤压,部分缺乏进货渠道和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难以为继,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了去产能的过程。

“2017年,国家要继续坚持煤炭和钢铁产业去产能的联动,通过市场手段倒逼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控制因为产能收缩引发钢铁行业利润的过快转好,保证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性。”杨雅心说。

曹颖指出,如果将“十三五”期间各省份已分配的淘汰粗钢落后产能任务量进行划分,2017年至少还需淘汰3554万吨粗钢产能,才能保证以均衡的速度在2020年实现全国粗钢产能减少1亿—1.5亿吨的“小目标”。当然不排除各省以较快的速度提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所以保守估计2017年粗钢产能至少要下降3554万吨,且这3554万吨粗钢产能中至少有一半是2016年的在产产能。

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据钢厂人士透露,由于去年5月份开始,全国执行“276工作日”政策,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来限制产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产能的利用率,也就使得去产能存在一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如果说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淘汰的一些高炉体量相对较大,而民营企业同等甚至更低体量的高炉仍在生产,出现相对先进的产能被关停封存而相对落后的产能仍在运行的局面。这是政府对国有企业压减产能硬性摊派的结果,但这些产能可能也确实无法实现盈利,而民营企业只要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仍然可以继续生产。”孙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