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经销商拒绝进货悄然停止 上汽合资奥迪博弈生变(1)

2017-01-08 09:42:47      参与评论()人

奥迪再合资上汽的剧情和预期的走向差不多。距离2016年12月1日,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为了抵制“上汽奥迪”而作出的“全系车型涨价、拒绝从厂家提车”的决定刚刚过去一个月,这场牵涉到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奥迪经销商等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奥迪经销商已经妥协。

“和一个月前一样,现在店里的车型还维持2%-3%的涨价幅度,关于提车我们先要等到库存消化完了再看,或许在春节之后就重新开始提车了。”1月4日,北京市一家奥迪经销店的销售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这与一个月前旗帜鲜明地表示要以“停止进货”逼宫的场景大不相同。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走访和电话采访的包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多位奥迪经销商,曾经的抵抗阵线已经崩溃。虽然各家店具体的车型涨价幅度不一致,但是在提车方面都没有明确表示“不再提车”。正如其中一位经销商管理者表示:“现在厂家也没有进一步政策,而店里的库存车清理完后,正常的经营还是要继续,不提车怎么保持运营?”

事实上早在2016年12月1日之前,奥迪经销商们的阵线就出现了松动的苗头。关于“全系车型涨价、拒绝从厂家提车”最早在2016年11月21日提出,当时奥迪经销商联会与奥迪方面在佛山的合资上汽的第二次谈判。但到同年11月底,这个停止进货的抵抗开始部分结束。

当时,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筹备建立的奥迪经销商联会作为此番抵抗的主体机构,在2016年11月30日就向各经销商发函表示:“各经销商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从本年度12月1日起,自行决定提车数量,将库存系数降低至行业合理范围,不高于1.0。”并且该函件中还注明“不构成对各经销商的强制制度”。由于彼时正值奥迪和经销商正面交锋的风口浪尖,这份文件未受到外界重视。

尽管当时真正响应的奥迪经销商不多,而抵抗最激烈的城市就是北京。不过,这样的抵抗行动也取得了效果——德国奥迪同意暂停与上汽集团关于销售和网络的谈判,时间截点则是2017年3月。

一波三折之后,奥迪与经销商达成了一个暂时的相互妥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处“弱势”地位的奥迪经销商越发面临实际的尴尬,首先此前“佛山会议”提出的向奥迪索赔200亿元的要求几乎被忽略,其次“涨价和拒绝提车”的行动更是在实际的运营中难以长期维持。若按照2017年3月之前问题得以解决倒推,留给奥迪经销商的时间仅剩下2个月。

对于奥迪方面而言,显然在等待熬过这两个月的过渡期后,继续“上汽奥迪”的计划。不过这个过程中也并非全然没有变数。虽然经销商目前未有具体的行动,但如果两个月后问题依然无法妥善解决,经销商的抵抗将可能进一步反弹,而问题的根本就是经销商是否会重新团结,有更激烈的行动?

“停止进货”悄然结束

1月5日,据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得知,北京、上海、广州几大城市的奥迪经销商,在关于“车型涨价和拒绝提车”的表态中较为一致,即“春节后提车”将是大概率事件。相较于经销商与奥迪矛盾最为剧烈的2016年11月21日,目前双方的对立态势已经大为减缓。

彼时奥迪经销商出于对德国奥迪和上汽集团在2016年11月11日达成合资框架协议将危害自身利益的严重担忧,经由汽车流通协会牵头成立奥迪经销商联会,并迅速与奥迪方面展开对峙,联会中包括全国几家奥迪旗下的大型经销商集团,如中升、如长春冠华,后又陆续囊括了全国400多家奥迪经销商。但真正停止进货的经销商并不多。

关键词: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