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谁把万吨污染物倒入母亲河?系列固废跨省倾倒长江案的背后

2018-06-28 09:33:03      参与评论()人

曾滞留在长江铜陵段上运输固体废物的船主告诉记者,这些污泥在货物装载地要“拼装”,一条船上可能有多家企业的工业垃圾,并“看风头”与接货方联系,随时更换接收点。“哪里查得不紧就往哪里去。”一位船主说,他的900吨污泥装了两天多,就是这家企业几吨,那家企业几吨,拼满了就走。

“中间人往往通过电话联系就可以随时变换接收地,哪里风险小、方便卸就运到哪里卸。”徐广伟说,有的船舶在长江上漂泊时间少则1周,多则达1月有余,甚至更长时间,直至倾倒完为止。另外,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并逃避打击,中间人通常将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混装,给警方取证带来难度。

警方还查明,2017年5月底,犯罪嫌疑人李某红、涂某东伙同犯罪嫌疑人汪某平、汪某革等人通过长江水路运输313.28吨胶木非法倾倒在长江铜陵段上江村江边。经深入摸排,在此还曾倾倒了3船共计2525.89吨固体废物。通过溯源查证,该批污泥来自江苏吴江地区9家源头企业。

记者在铜陵市义安区上江村长江江滩倾倒点看到,有个水塘被工业垃圾填埋得只剩下一小块,旁边白色工业垃圾随处可见,到处散发刺鼻的污泥味。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此处已查实倾倒的固体废物2700余吨。由于汛期会被江水淹没,堆放在此的固体废物数量,远超已查实的数量。

记者了解到,公安部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对涉嫌犯罪的坚决予以依法打击,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将船舶、运输人员信息纳入监控平台,充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及时发现查处可疑船舶和可疑活动。强化执法司法联动、固化完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罪名适用、证据标准等执法疑难问题,统一执法尺度。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