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不久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公布了具体措施和时间表,未来几个月一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将悉数落地。伴随金融业开放加速,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疑虑。对此,本报记者走访了金融界和相关方面,并从中看到我国金融业直面开放、自信迈步的积极姿态。
这次金融开放步子有多大?
中国经济巨轮要在广阔的大江大洋中才能安然前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
江苏新永良线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已出口到多个国家,总经理廖志强告诉记者:“我们客户遍及全球,货款都是客户从本国银行汇出,再转入国内银行,1周左右才能到公司账户,而且每次还要向银行提供很多资料。如果以后更多外资银行在国内开设分支机构,在同一家银行收付款应该能便捷不少。”
不单是融入世界的中国企业渴望金融更开放,普通百姓也想在家门口更轻松地购买到优质金融产品。广东某建筑企业员工刘学一直想给孩子投保重大疾病保险,“选来选去,感觉保障病种范围、多次理赔条件、保险投资收益等方面,外资险种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不过现在买外资保险得去境外投保,理赔纠纷维权不方便,缴保费也不方便。”刘学说,期待更多外资险企进入国内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新的选择。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金融如水,实体经济就如同航行在水面上的轮船。中国经济已经从一叶扁舟变成一艘巨轮,巨轮不能囿于河流小溪,一定要在广阔的大江大洋里才能安然前行。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
开放提速,也是中国金融业由大转强的需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认为,加快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可以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以银行业为例,截至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250万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居世界首位,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如此庞大的资产盘子,只有在更开放的环境下配置资源,才会更有效率,也会进一步降低风险。国内的金融机构需要适应开放环境、参与国际竞争,从而经受风雨历练,增强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