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私募基金参与场外期权被封堵:“目的是禁止个人投资者参与”

2018-04-17 09:12:1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星石投资合伙人、首席策略师刘可表示,由于A股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因此机构可以通过购买期权对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部分个人投资者则通过私募机构或期货资管产品参与场外期权交易,达到放大投资风险和收益的目的。

国联期货分析师姜颖也表示,短短半年内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虽然限制对象包含个人投资者、期货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但目前出台的所有监管措施目的旨在禁止个人投资者参与场外期权市场。无论是暂停期货资管产品备案还是终止私募交易场外期权,皆是从封堵个人参与场外期权通道的角度进行监管。

对于期货公司受到的影响,姜颖认为,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客户构成来看,场外商品期权绝大多数的交易均来自于产业客户。根据中期协近几月公布的《风险管理公司试点业务情况报告》,商品类场外期权业务新增名义本金中,约93%来自产业客户。由于本次监管对象是私募基金,而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客户中私募基金占比较小,因此本次监管措施对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场外期权业务影响不大。

“监管的导向性也基本指明了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未来场外期权业务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产业客户,为实体企业进行避险保值。”姜颖说。

近期,监管层对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监管在不断加码。

早在2017年9月,监管机构就以窗口指导的形式要求券商不得与个人开展场外期权业务。

同年9月27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发文的形式明确提出:“一、风险管理公司不得与自然人客户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二、风险管理公司应当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评估,防范信用风险。”

2018年4月2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对投资范围涵盖场外期权的期货资管产品暂停备案。

针对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宣传他们可以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的现象,在4月12日,证监会网站还发布《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问答》,提醒投资者,一些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

证监会表示,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投资者在确定操作标的、看涨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权报价(即权利金)后,即可买入成为期权的权利方。以看涨期权为例,若行权日个股价格高于约定价格且上涨金额大于权利金,则投资者盈利;若上涨金额小于权利金或个股出现下跌,则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权利金。

证监会进一步强调,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若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发生“跑路”等风险事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请投资者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