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天量”之后,创业板剧情还将如何铺陈?当前,投资者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创业板成交打破纪录意在诱多,成长的“果子”熟了,主力岂能不摘,这是获利盘加速出逃的信号?也有人表示,这是增量援军来了,创业板前景依旧光明,成长风格由此获得延续。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不能一概而论。创业板连续三天大幅放量之后,以独角兽概念为亮点的中小创分化压力倍增。倘若没有业绩、成长性和困境反转因素带来持久性的支撑,昙花一现后也只能最终被打回原形;相反,具备基本面忠诚和估值优势的成长股,则有望穿越震荡,迎来第二阶段上涨行情。
创业板“天量”了
创业板近期量能持续放大,截至昨日,成交额已经接连3个交易日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1103.19亿元、1222.08亿元、1002.12亿元。本周一,板块成交更刷出历史“天量”,达到74.70亿股。
创业板阵营扩容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最近两年来,创业板股票数量在不断增大,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股票数量为720只,相比两年前不足500只水平,增幅接近50%。水涨自然船高。
除此之外,诸多亮点不容忽视,这成为探究创业板交投显著活跃的重要线索。
一是自2月7日低点反弹以来,创业板50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8.83%,显著优于主板和创业板综指。继蓝筹股“漂亮50”之后,创业板“漂亮50”也开始显山露水,成为推动2月成长股反弹的重要领涨力量,这与两年来创业板泥沙俱下的“泡沫去化”大异其趣。市场上,看多成长龙头的声音也由此多起来。
二是机构资金也开始对创业板感兴趣了。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以基金为代表的资金对创业板热情显著升温。华安创业板50ETF基金的份额由2017年底的2.88亿份,激增至2018年2月13日的16.52亿份;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的份额也由2017年底的30.73亿份,增至2018年2月13日的56.91亿份,规模将近翻倍。
三是富士康36天完成IPO,市场对于独角兽公司走IPO绿色通道的预期再度走高。本质上这是对于基本面优质、战略创新行业的成长性公司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前指数调压释放,题材热点轮动加速,既有故事可讲,又有稀缺性带来的基本面预期,以成长品种为代表的独角兽概念自然风生水起,吸引投资者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