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地方融资平台境外发债增速迅猛:谨防地方政府在其中牵桥搭线

2018-02-22 09:15:21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随着近年国内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治理的推进,特别是在2014年国务院“43号文”之后,规定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一般政府债券和专项政府债券的方式融资,而每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又有配额,因此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的增长得到了明显抑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反而变得越来越隐蔽,各种违法违规的融资手段也层出不穷,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成为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从中央的角度,希望通过相关的法规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限制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并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的融资行为进行问责。同时,对地方政府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项目,可以尝试性地通过新的专项债券融资,以此开启地方政府可持续的融资模式。2017年财政部《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就开始给地方政府有固定偿债收入来源的项目,前期主要是土地储备和政府收费公路等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长期的目标是将这种类型的专项债券变成中国的“市政收益债”,从而取代城投债的“准市政债”的功能。另外,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也在加强监管合作,从各种渠道堵住地方政府的其它融资通道。

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只要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发展模式不变,地方政府强烈的融资需求也就不会缓解。如果规范的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就必然会去寻求各种不规范的融资渠道,现在通过PPP、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形式的变相融资就难以避免。甚至,有些金融机构也会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提供一些纯信用、不占财政预算、不需要地方政府资产抵押的融资,这就让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更难被发现。

在这种矛盾下,当地方融资平台在国内公开的融资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时候,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地方融资平台的境外债券融资规模最近几年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引起关注。

中国境外债券融资的现状

根据Wind的统计,从表1境外债券存量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境外债券的发行主要以金融债和国债为主,这两类债券占到所有境外发行债券存量的75%左右,而以企业为发行主体的企业债和可转债的占比只占到存量的25%左右。如果对境外债券的发行人类型进一步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境外债券的发行人主要是财政部、企业、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国际机构等。

表1 境外债券存量(截止到2017年年底) 数据来源:Wind

表2 境外债券的发行人类型(截止到2017年底) 数据来源:Wind

从境外债券的年度发行规模数据来看,如表3所示,从2008年到2009年,发行的境外债券都保持比较稳定的规模,每年发行规模都不超过200亿元,其发行规模的高速增长发生在2010年之后。可以看到,2010发行的境外债券规模是2009年的2.7倍,而在2011年和2012的更是超过了千亿规模,在2014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值,接近1900亿元。但在2015年之后,境外债券的发行规模开始迅速下降,下降到2017年的200亿元左右的规模。这个趋势在图1中可以观察的更加明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