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一个经济学家的年终总结:较劲儿之后(5)

2017-12-29 09:17:4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批评潮水般袭来。爱说教的偶像已经过时,人们并不真的怕有梦想,人们也不真的怕油腻,他们只是怕自己的梦想是一场油腻,他们更讨厌有人教他们把梦想变成一场油腻。

人们从宏大叙事中走出来,更关注自己微小的幸福,当实际的点点滴滴权利无法落实,美妙词句堆砌的理想宏愿便没有意义,娱乐和批判并不对立,当生活如此复杂,我们既需要尽情欢乐,也需要不断改善。

经受得住质疑才是真正的信念

那么,真的,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吗?

也许并不如此。

当人们在讨论“公知”的倒掉时,也许这个所谓的专有名词本身就有太多问题,以至于成为了被偏激化的概念。事实上,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是天然的。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论据通常来源于社会公共领域;在应用科学领域,往往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社会公共大众;就算在高冷的基础研究领域,抽象理论最终会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所谓科学的方法,便是实事求是,而进行研究的人,谁不需要秉持公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都致力于公共领域服务。如果没有公共意识,知识不成其为知识,知识分子的贡献毫无意义,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在纷繁芜杂的当下,谁也不知道怎么决定世界的未来。而在人工智能的算力不断加强之时,谁也不能知晓未来的世界。甚至人类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决定人类的未来。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根本离“自我意识”还摸不着边,但这更凸显了,人类的思想乃是自身最强大的能力和武器,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意义。

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缺乏公共意识的知识分子是毫无意义的,脱离思考的生活是没有生命的。

对人而言,最深刻的是生活,最紧要的是思想。

人类的信念不会因思考和遇到思想的挑战而减弱。相反,罗素说,对不同意见发火,往往因为自己的信念并没有充分证据。 经受得住质疑的思考,才是真正的信念。

这个时代,理想主义仍然存在。

理想主义不是空中楼阁,若有人能认清生活的本来面貌,而仍然热情却克制的想办法去把它变得更美好,他们才是最大的理想主义者。

而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是即使能力有限,也能够本着公心,即使面对非难,也能够保持公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