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项目制科研为何不利于产生诺贝尔奖水平的成果?

2017-10-13 16:01:02      参与评论()人

任何科学成果的产出都是需要投入的,但是投入方式的不同,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后果。当下中国科技的投入方式采用从上到下的项目制管理模式,项目总类繁多,涉及到科技行业众多领域。对于科技界而言,项目制科研对于管理者而言具有如下的优势:其一,通过项目,可以加强对于科技界的全面掌控与计划;其二,项目制的实施可以把管理做到显性化以及各种规训技术可以介入科研领域,从而获得对于科技界调控的合法性与认同;第三,项目制塑造群体内在偏好,在探索科研方面尚待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同体的创造性与想象力。

项目制科研之所以不利于诺奖水平成果的产生,原因有四:其一,项目可以越过所有中下层单位设置的壁垒,直达行动者个体;其二,项目制采取的申报机制,看似规范严格,实则把很多超前的想法在第一关就筛选出局,这就变相地屏蔽了自由探索的可能性;第三,项目制适合应用研究领域而不适合基础研究领域,一切按计划运行,后果可以高度预期,这对于管理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显性政绩指标;第四,整齐划一的申报模式,以及后续的评审、检查、中期汇报与结项等流程,可以把管理者的意志、目标与偏好很好地嵌入科研过程,任何偏离这套流程的研究都将面临无法交差的困境。久而久之,科技界的品位被塑造成为利益的科研,而非为真理的科研。

项目制在优势累积与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状况是有待评估的,但往往将成果的重要性放在第二位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在基层的评价体系下,项目制科研运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其实际成效可能并不十分理想。笔者看过网上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经费科学家排行榜Top100的名单,这个榜单里最后一名的经费都有3188万(23个项目)。更有数据显示,获得经费资助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科学家有9人,5000万以上29人,1000万以上有1017人。笔者一直想知道,那些掌握大把科研经费的人是否都取得应有的原创性成果?虽然科技界不能搞平均主义,但差距如此悬殊也绝非好事。早些年笔者曾提出,科技界应倡导负责任的研究与有情怀的研究,其初衷无非是想说,捍卫权责对等原则以及培养科学研究的品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