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质检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制定的《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发布,将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据初步测算,实施水效标识制度每年将至少取得60亿立方米的节水效益,折合水费超过120亿元。水效标识制度实施必将全面推动中国终端用水产品水效和质量提升。
2月21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用“滴灌”技术种植耐旱的油橄榄和葡萄,把水管道直接插入植物蓄水的根部以节约用水。据了解,因连年的干旱,当地转变生产模式,新兴种了上万亩油橄榄和葡萄等耐旱作物。这些耐旱的经济作物每年可以节约200多万方水,节水率达到70%以上。楚雄正遭受着连续5年的干旱,许多村庄出现不同程度的用水困难。图为用滴灌技术种植的葡
水效标识授权备案管理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水效标识是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用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是依据相关产品的水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检测确定的。我国目前的产品水效标准体系中,产品水效一般分为3级或5级,其中水效1级用水量最少、水效最高,3级或5级则是产品水效的市场准入值。评价产品水效的前提,是产品需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水效标识的使用,将给消费者提供明确、有效的产品水效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高效节水产品。
水效标识制度是针对终端用水产品水效水平提升的一项重要市场化管理制度,以提高产品水效为核心,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一项管理制度。根据《办法》规定,水效标识制度将采取企业自我申明、水效标识备案、市场监督检查的实施模式,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引导企业节水技术创新,推广高效节水产品,提高用水产品市场总体水效水平。水效标识制度的建立,将引领节水技术发展,促进企业提高用水产品整体质量,规范节水产业市场,对推动供给侧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据悉,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实施12年,已经覆盖5大类35类产品,取得了近18亿粘贴有能效标识的家电产品、近百亿支照明产品、约两亿台办公室设备、超过千万台商用设备被销售的成绩,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能效标识实施12年累计带来了超过4400亿千瓦时的节电量,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作为用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坐便器年产量超过4000万件,水嘴年产量达1.5亿件,洗衣机年产量约3200万台,滴灌带年产量达250亿米。
(原标题 水效标识管理:每年节水效益至少折合水费超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