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叠加效应”明显

2017-09-07 10:31:35    经济参考网  参与评论()人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每年同期举办。9月13日,第9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将亮相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已成功举办8届,共有来自中国、东盟、欧美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部门、金融机构、知名企业领袖和精英3000余人(次)出席。如今,论坛已发展成为中国—东盟金融界共谋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第9届金融论坛得到了东盟各国央行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届时将有来自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近300人应邀出席论坛及相关活动。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叠加效应”明显。记者从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了解到,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迅猛增长。2013年7月,东兴试验区获批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成为继义乌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先行先试地区。2017年上半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793亿元,从2010年至2017年6月末,广西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突破7900亿元,达7957亿元,位列西部12省(区)、8个边境省(区)第一,在全国排名第九。

    截至目前,广西22家银行的298个分支机构开办了跨境人民币业务,2620家企业办理了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102个国家和地区与广西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人民币自2014年起成为广西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币种。

    同时,人民币与越南盾个人本外币特许兑换在客户范围、业务范围、业务种类、兑换额度、备付金账户开立等方面实现“五大突破”,试点地域从东兴扩大到凭祥市。推动东兴试验区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试点,成功培育南宁首家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自2014年6月获批开展试点至2017年6月,东兴试验区内的4家特许机构共办理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业务11.92亿元人民币。

    其次,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业务平台不断丰富。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分别在紧邻东盟的东兴试验区设立面向东盟的货币清算、结算及相关业务中心。截至2016年末,广西共为102个境外机构开立145个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还拓展了人民币回流机制,跨境人民币贷款成功落地。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批准同意试验区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截至2017年6月末,广西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已有14家企业从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境外银行融入资金,贷款签约项目22个,合同金额59亿元,提款金额57亿元。综合融资成本比境内同期基准利率约低1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港口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等符合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的领域,融资额在全国13个试点区域中位居前列。

    自治区金融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还扩大了东盟国家金融机构纳入RQFII试点范围。2015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扩大新加坡RQFII额度至1000亿元;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授予马来西亚国家银行500亿元RQFII额度;1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授予泰国500亿元RQFII额度。

    除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双方还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金融交流合作。广西于2015年9月正式将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纳入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联合工作委员会广西方成员,首次组织广西金融访问团于2016年6月赴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访问,拜会了三国央行、证券交易所和主要金融机构,被三国金融机构称为“破冰之旅”,初步建立广西金融管理部门与三国央行的常态化联系形式。

    下一步,相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国家多层次金融交流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应用力度,推动人民币逐步成为东盟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打造人民币区域性国际化的先行先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