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财政学家、财政学科奠基人姜维壮教授逝世,享年95岁

2017-08-28 10:22:49      参与评论()人
2017年8月23日晚,我国著名财政学家、中国财政理论奠基人之一,我校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姜维壮,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

今晨8点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细雨蒙蒙,参加告别仪式的数百位姜维壮教授的生前同事好友、我校师生以及各界群众纷纷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

姜维壮(1923.12.22--2017.8.23)

姜维壮,1923年12月22日,山东龙口人。

1946年,进入北平华北文法学院学习。

1949年2月参加革命,进入解放区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被留在东北大区财政部税政金融处从事调研工作。

1953年,被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财政学院。

1957年,学成回国,被分配到财政部科研所工作。

1962年,主动请调中央财金学院。

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并兼院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报副主编、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荣誉院长等职。

2017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数十年来 ,姜维壮教授专注于财政学理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治学严谨,著述丰硕,始终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学为人师,诲人不倦。他更是常言“诗言志,志育人”,著有《撷美诗稿》《荣辱诗选》,以诗语述师德,以诗心铸师魂。

95年的人生岁月,68年的教研生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隽永悠长,如诗如歌。细细回顾姜老95年的传奇岁月,献上我们对姜老最深切的怀念。

生世坎坷志不屈

姜维壮教授1923年12月出生于山东黄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他和母亲,还有一个年仅两岁的弟弟。“将来一定要让孩子上学读书,即便拉着棍子讨饭……”这是父亲对母亲最后的交待。父亲的遗言深深印在姜维壮幼小的心上,小学六年,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无助的妈妈常常坐在爸爸的坟前哭泣,姜维壮陪在妈妈身旁,过早地领略了人间的冷暖。勉强支撑到小学毕业,妈妈再也无力供他上学。

“我去想办法挣钱吧”,为了不再增加家里的负担,他忍痛放弃了深爱的学习生活,到已经被日伪占领的沈阳谋生,在沈阳吉顺丝纺当学徒,饱受老板的凌辱责骂和日本人的欺辱,那一年他才满14岁。

然而苦难没有熄灭姜维壮求学的渴望,反而更激励着他发奋图强。没钱买书,他卖掉衣服。白天把书藏在厕所的纸篓下,干活儿歇口气的功夫,躲在厕所里看上几页;晚上别人睡了,他偷偷看书学习直到深夜。

两年后,他从学徒改做出纳,账箱成了他小小的书柜。之后他开始在夜校补课,每天早晨四点,姜维壮就会从床上爬起来,坐在楼梯上看书背单词。

“我当时就有一个决心,一定要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换了几次工作,无论环境多艰苦,都没有影响他求学的决心。1946年,日本投降后,姜维壮一个人带着几卷卷烟纸来到了北京,考入了北京华北文法学院。上学的日子依然清苦,可他还是刻苦学习,并因成绩优异而免除了学费。

大学三年级,北平解放。1949年2月,姜维壮参加革命,跨进解放区的华北大学。

1950年,姜维壮调入中央劳动部政策研究室从事编译和调研。半年后,朝鲜战争爆发,姜维壮又一次报名参军,加入到抗美援朝的队伍中。1950年10月,他随部队到达鸭绿江边,由于当时国家为了保留人才,将大学毕业生留在了后方,姜维壮被东北大区财政部税收金融处留下从事调研。留在后方的姜维壮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以另一种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抗美援朝结束后,姜维壮通过严格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为我国第一个留苏的财政学专业研究生,进入莫斯科财政学院学习。在苏联的学习中,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和异地求学的精神压力。姜维壮入学后,每天早上背诵俄语专业书,白天泡在图书馆里,钻研老师布置的书目。四年后,姜维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苏联经济学副博士学位 (享受博士待遇)。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财政部科研所工作。1962年他主动请调中央财金学院。1971至1978年,被调到东北财经学院任教。1978年10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复校后回到北京。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并兼院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报副主编、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荣誉院长等职。

姜维壮教授一生多波澜,“只因胸怀参天志,风吹雨打壮行程”,他的传奇人生,值得每个人敬仰。

钻研不息为国民

“我”,如果一心为的是人民的利益,那么,在人民事业面前,什么事能使我忧伤?什么事能使我畏惧?任何挫折和打击,只能使我脊骨坚硬;任何困难和险阻,只能使我增进能力和信心。因为我坚信不疑:在时间的蓝图上。实践总归要用朱笔写出——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摘自姜维壮《荣辱诗选一百首》

姜维壮教授是中国财政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致力于我国的财政基础理论和财政政策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等30余部,主持多项国家级、财政部、教育部等科研课题,十几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

这些科研成果所呈现的财政学术思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深刻论述了财政理论发展的重大命题,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为党和国家财政经济决策、财政制度法制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较早提出,财政监督是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并提出依法理财、民主监督的财政管理思想;他指出,强化预算监督职能是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是促进市场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财政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现和正确运用国家职能的重要保证。他强调,财政信息要向公众公开、接受人民监督,“努力营造一个实现强化预算监督职能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这些学术思想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