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潘建成:培育新动能要有新思维(2)

2017-08-02 09:34:26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新动能的发展与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最高的地区,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地区,这种活跃带动了民间资本的集聚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新动能的增强。

从以上孕育新动能的关键因素来看,通过增强新动能来发展工业经济,不能沿用过去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老路。

新动能的培育特别需要创造适宜创新的软环境。单纯通过大规模建设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这些硬环境,没有与之配套的制度、文化、政策等软环境,未必能真正激发新动能。不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就是为营造这样的软环境创造条件。比如如何完善教育制度,有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比如如何完善金融体系,如何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比如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比如如何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交流,为制造业创造更默契的配套服务体系。当前,除了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激励创新之外,特别需要加强在文化层面激励创新,尤其要在全社会培育拒绝山寨、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彻底改变短期行为对创新的极大伤害,改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文化习俗对创新的束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实现从量变逐渐到质变的跨越。

要深入研究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支持政策。同时,要特别注重相关产业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要充分发挥市场化在新动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支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随着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潜力逐渐迸发,未来消费空间的持续并向纵深拓展值得期待。这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在优势。要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现实,需要加强对中国消费者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变化趋势的研究,总结新时期我国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同时需要加强供给侧研究,以适应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形成共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