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预告丨问道危机十年:次贷危机的新一轮全球影响或才刚刚开始(2)

2017-07-31 09:09:25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大多数经济学家、金融监管者和央行都相信不断扩张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创新具有很强的积极效应,金融创新使家庭和公司部门更容易获得信贷,并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危机之前的数年间,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和信贷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声称具有风险控制功能的技术实际上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大规模使用信贷违约掉期进行对赌,也导致了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激增,这使得影子银行体系成为不稳定的引爆器。市场的确更完善了,但是,社会影响却是负面的。

2007-2008年危机对于经济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大多数主流经济学未能发出预警信号,流行的理论和模型都认为极端不稳定是不可能的。

事实证明,危机之前金融创新的净效应是给信贷周期火上浇油,结果便是2008年的大崩溃。危机前数十年间经历了过度信贷创造,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次剧烈的“去杠杆”,此后的十年是痛苦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过程。

著名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虽然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却始终认为信贷和货币创造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并不适用于自由市场原则。信贷创造太过重要,不能由银行家来决定。

这也印证了摩根史坦利前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克(John Mack)在2009年时说过的话,“我们管不了自己,只能让你们介入去管好华尔街了。”

纵使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一定限度内的金融密集度上升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信贷和货币创造、银行、影子银行、普通债务合约等等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宏观经济影响,债务规模越过某点后金融扩张可能是有害的。

之后

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如此之深,经济复苏如此乏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以“新平庸时代”(New Mediocre)形容世界经济情势,她认为,全球经济成长动能不足,2020年前都可能持续疲软。

金融体系越大、越复杂,金融业的收入越高。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同,金融业已经成为一流大学和商学院优秀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全球交易室中挤满了顶尖的数学和物理学毕业生,他们的技能贡献给了交易策略和金融创新,而不是数学研究或工业创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到一种“静止状态”,即一度富庶的国家止步不前,停止了发展。只有在社会处于进步状态且日益富裕的时候,大多数人民是最幸福、最安乐的。在社会静止状态下,境遇是艰难的;静止状态是呆滞的状态,而退步状态则是悲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