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共享图书:打着共享的旗号捞钱还是推广阅读?(2)

2017-07-19 09:01:14    港股解码  参与评论()人

据《创业邦》消息,“爱喜阅”在8月1日内测的“售借一体机”,将作为永辉超市旗下的“永辉云创新物种”,并会在以后的公测中亮相。也就是说平台下的所有图书仍然需要图书机进行承载,说明在成本上,平台必须要考虑图书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要考虑图书机的成本。且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爱喜阅”和图书机承载量为99本,这意味着在图书机投放上还需要一地多放,这无疑更增加了运营成本。而目前的收入来源仅为人们使用“共享图书”的押金,即“共享图书”的盈利模式和共享单车其实并无二致。

在线阅读日益火爆,纸质书前景堪忧

究竟“共享图书”能否立足?就得先看看一些统计数字。2017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2016年全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不过相比之下,数字化阅读率就达到68.2%,较去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可见人们在线阅读和电子书阅读比重在不断上升,纸质书阅读逐渐在没落。

来源:互联网统计数据

而且从数字化阅读的年龄段分布来看,数字化阅读的年龄层次倾向年轻化,而“共享概念”的受众最多的也是年轻人,在阅读时间逐渐碎片化的今天,在线阅读在便利性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也成为“共享图书”推广的一大障碍。

来源:互联网统计数据

更重要的是,在拥有便利性的情况下,手机阅读群体也仅有25.2%的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大部分人都只看免费读物。说明人们愿意接受免费来源的程度远高于付费来源,所以在面对需要支付押金的纸质图书时,受众基础便成为了“共享图书”发展的最大挑战。

其实从“共享图书”概念来看,其模式与流动图书馆模式类似。但相比于图书馆,“共享图书”模式下的用户,还需支付除押金外的服务费和图书损耗费用,成本不仅比图书馆要高,甚至有时并不比购买图书便宜多少,这对于用户而言是非常不经济的。这就注定了“共享图书”概念并不能像单车那样实现规模化,使得平台无法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走向衰败。所以,“共享图书”更像是借用“共享概念”进行的一次炒作,至于炒作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吸引投资吧。

靠“概念”推广阅读也是可行的

有人也可能说,“共享概念”就是推广大众阅读的一次尝试。其实如此解读也并非不可。因为“共享图书”的商业模式虽然可能行不通,但是丝毫不影响其成为一个“蹭热点”的非营利性公益活动。眼下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国民人均阅读量仍然有待提高,如果能借“共享概念”吸引图书馆或者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参与,对我国推广国民阅读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 作者|聂一洲

■ 编辑|张骏芬、徐冰莹

关键词:图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