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召开 或将定调未来五年金融业(2)

2017-07-12 17:34:1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风险,不止于此。部分金融机构热衷通道、同业、交易类业务,脱离真实需求进行自我创新、体内循环,这也容易形成金融泡沫,从而使金融系统自身风险上升。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则使得金融风险传递能力大大增强。

针对防风险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提出,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计,此次会议将针对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挥出重拳,实施“精准打击”。

监 管

防风险,监管不能缺位。监管该怎么管?似乎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看法。

一方面,当前中国部分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在表内和表外、银行和非银行间进行资产和负债腾挪;另一方面,在大资管背景下,金融机构间混业经营已成现实,不同领域间风险容易交叉传染,引起共振。

随着这些现象对传统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市场热议的监管体制改革路线,主要包括将金融监管和救助均内置于中央银行的“超级央行”模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纳入中央银行监管模式、“一行一会”监管模式、“一行两会”的“双峰”模式等。但对于改革路线孰优孰劣,各方意见难言统一。

不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谢平指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理论最优的金融监管模式。在他看来,监管关键要看其理念、功能是否能与权责对应。“如果能够对应,不论是合并还是分拆,都能实现监管功能。只要监管目标明确、严格执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就是最优金融监管模式。”

高层此前已明确提出,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要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央行近日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也对此有所提及,称将“从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差异入手,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

那么,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否会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到更高层面,现行分业监管模式与多方呼吁的行为监管、功能监管又能否有机结合,从而让监管体制更加顺畅,监管工作更加有效,市场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