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担保链上小企业遭跟风抽贷 银行多举措消除信息不对称

2017-06-30 09:34:40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一些地区资金链、担保链风险连续爆发。由于信息不对称,多家银行不顾企业实际情况出现跟风“抽贷”,不少经营正常的小企业被“拉垮”。如何增强小企业数据维度、缓解信息不对称,成为摆在银行服务小企业面前的问题。

    “我们公司也曾在2014年受到了担保链多米诺骨牌的碾压。”日前,浙江大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向记者介绍,为应对那次危机,陈其华拿出个人现金、压缩库存、提高供应商应付款等筹措了3000万元资金。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代偿的960万元,剩下的2000多万元却因各家银行的跟风抽贷而归零了。

    “按理说,作为视信用为生命的银行,看到我积极帮被担保公司代偿还贷,应该给予我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怎么反而落井下石呢?”陈其华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担保链风险暴露初期,部分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要求,对资金链断裂的企业甚至担保链上经营正常的企业进行催贷、压贷或抽贷,是银行应对市场风险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可能放大了担保链风险。

    “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的爆发与银企信息不对称直接相关。”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表示,服务小企业光看财务报表是难以摸清企业实际情况的,容易出现跟风抽贷、断贷。银行人员要多方位收集信息,综合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不仅需要实地查看公司经营及负债情况,还需要远赴外地的销售网点核实销售情况,甚至暗中走访同行了解企业主的个人情况……

    在对大家食品公司及陈其华全方位调研后,此前从未合作过的浙商银行决定给企业贷款500万元,帮助其渡过难关。经过这几年发展,大家食品公司实力不断壮大,近期该公司的财务审计即将结束,预计7月底可在新三板申请挂牌。

    专家表示,对于担保链上的企业要细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于部分因盲目扩张、过度投资而偏离实业的中小企业,银行应加强贷款资金用途和流向的监控,适当管控信贷规模,以防企业过度负债。而对于正常经营、被迫承担支付责任的担保企业,银行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应引导企业合理控制对外担保总额。

    董希淼认为,面对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银企之间需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入手,银行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中小企业则需要在银行引导下严控互保联保的贷款规模,对外担保的限额不超过其净资产,从源头做好担保链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