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国经中心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成果

2017-06-27 10:37:1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日前在京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成果,并就如何发展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进行了讨论。

2008年国家曾发布《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合作,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群。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提出,要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去年,广东省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历经10个月,研究基本完成,包括汇总稿、10个专题研究将近1000页的高清地图集。

目前,大湾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规划涉及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平台、重要经贸合作等自然延伸、辐射到泛珠三角等其他区域。

张晓强表示,课题组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现实基础和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际一流湾区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确立,2030年位居全球湾区榜首,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球重要创新中心、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跻身世界知名城市群前列。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测算表,结合对2020年、2030年和全球其他三大湾区的预测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各湾区同样都在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更快、更好一些。张晓强乐观地预计,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将基本追平东京湾区,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将达4.62万亿美元,超过东京湾区(3.24万亿美元)和纽约湾区(2.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GDP总量第一的湾区。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面临需要突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相似度较高,存在着同质竞争。珠三角的各个城市间许多产业雷同,金融、航运、制造等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二是重要公共领域衔接不畅,存在着市场分割。由于特定的制度设计以及各自利益的牵制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在要素流动、设施连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基本公共服务互联互结等方面存在障碍;三是创新要素分散,存在着各自为战。创新人群虽然众多,创新要素虽然优良,但单位集聚度较低,协力合作攻坚不够;四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存在成本攀升问题。土地紧张、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人力资源成本和资金物流成本不断攀升,影响着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五是“一体发展、互利共赢”的意识还没有持续树立起来,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