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专家: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市场配置作用

2017-05-25 09:49:5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候车厅“变身”羽毛球场,偌大停车场仅停1辆营运大巴车,有时工作人员比旅客还多……河南省多地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利用率低,闲置率高,已经引发群众不满。

面对动辄数亿投资建设的大型汽车客运站遭遇客流量少和场站利用率低等问题,交通部门负责人多用“超前规划”来解释——“汽车客运站规模建设大,是为长远考虑,时间长了,自然就发展起来了。”真的是这样吗?《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地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建成多年也运营多年,客流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

某交通投资公司提供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一份2009年“客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显示,其对某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建设规模与实施安排”的分析论述仅有2段,不仅字数少,分析也过于简略。规划考量因素如此单一,这不禁令人质疑,“超前规划”是否真正做到了“科学规划”?

有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透露,他们有心将闲置的客运站利用起来,“以商养站”,但是“政策不允许”。据某地方交通部门负责人介绍,汽车客运站是政府划拨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如何避免已建成的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继续“荒”下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味建大站”是典型的浪费国家资源的表现,而出现汽车客运站利用率低的现象也不能简单地“一拆了之”,否则又会出现浪费国家资源的情况。国家资源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资源,各地官员应对国家资源心怀敬畏,既不能随意分配,也不能随意搁置。

莫让已经建成的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荒”下去的同时,更要避免今后类似规划重蹈覆辙。一边是已经建成的场站在荒废,另一边是继续规划建设“富丽堂皇”的标志性建筑撑“城市门面”。针对其他地市也正在规划建设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可别再出现‘建成就荒’的情况,一定要多加论证”。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红昌建议,在道路客运领域可进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及民营化改革,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超前规划,更要科学规划。专家建议,今后建设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应注重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相关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严格把关,慎重审批。

目前,河南正在建设“米”字型高铁网,未来高铁沿线地市如何科学规划配套建设汽车客运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以前车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城市规划者一定要明白:高铁站的“气质”未必一定要与客运站的“颜值”相匹配。要因地制宜搞建设,不搞“面子工程”。各级官员在汽车客运站建设前期要做好调研、考察、科学规划。既然是高铁配套汽车客运站,就要尽可能地方便旅客换乘,只有最大化地方便旅客,才会最大化地吸纳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