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在暴涨的房价面前,公积金只能“尬舞”?

2017-05-24 10:54:27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对于一项规则或制度而言,最尴尬的莫过于现状与初衷发生背离。公积金曾经是城市普通居民购房时的标配,而在暴涨的房价面前,多年停滞不前的额度成为硬伤,越来越多的缴存者不得不选择商贷,这也影响了缴存积极性。

 

目前最大的矛盾是:最急需公积金的那部分人群,往往难以获得支持。公积金贷款如今存在明显的“劫贫济富”现象。根据媒体报道,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出现了明显分化。北上广深等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到6成左右,但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仅占3成左右。数据表明,2016年,北京、上海、

广东公积金缴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别占比53.1%57.44%68.99%,但在公积金贷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体只占到30.6%35.36%26.64%。与此并不搭调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虽然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在暴涨的房价面前,公积金只能“尬舞”?

 

可贷额度不足、对购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让公积金更像是在“尬舞”。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表示:“在三四线城市,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或许还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与房价并不匹配。”

 

在一二线城市使用公积金的一个前提是:能够付得起“大首付”。目前,北京个人公积金首套房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二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在上海,如果是购买首套住房,借款家庭1人参与贷款的公积金可贷50万,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可贷金额为100万。公积金能够提供的额度,与京沪的房价比起来,更像是小孩过家家。

 

网友调侃说,房价涨幅是“光速”,而公积金额度调整则是“龟速”。根据权威资料,截至2016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累计上涨10.8%。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房价同比涨幅一度突破21%。京沪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约为12万元,前20%的高收入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约为20万,而每年房价涨幅约为5%2006年,北京平均房价是7375/平方米,上海为7039/平方米。2016年的数据显示,10年来北京房价总体上涨380%、年均上涨17.5%;上海房价总体上涨384.6%、年均上涨17.6%。到今天,京沪市中心生活圈鲜见总价200万以下的二手房,新房价格动辄1000+

 

一轮又一轮的调控,只是控制了房价的涨幅。以北京为例,20171月二手房成交参考均价为60438/平方米,环比201612月的59829/平方米上涨1.02%。这已经算是“微涨”。如果购买一个50平米的小户型,需要约300万的资金。北京公积金贷款额度依然停留在2015年的120万,那么需要自筹180万首付,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啻为巨款。因此对于还没买房的低收入者来说,公积金贷款更像是‘鸡肋’。更何况,在绝大多数省份,公积金不能“异地转移”。

 

公积金以支持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如今面临“低不就”的尴尬。在专家看来,由于存缴比例是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收入低、存缴额就低,而与此同时,低收入阶层首付款的积累也比较有限,所以无法通过公积金贷款享受低利率的优惠。

 

在这种情况下,低收入阶层在缴纳公积金时必然产生得不偿失或不平衡的感觉。而专家也坦承“仅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可能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在金融措施之外采取政府行动,譬如通过经适房、廉租房、发展租赁市场等方式解决供需矛盾。

 

长安居,大不易。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少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与其指望政策调整,不如先搭上房价高涨的便车。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是“控一线、稳二线、激活三四线”,先利用公积金贷款占个坑或许才是明智之举。(完)

(责任编辑:唐亮 C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