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产业技术联盟需应对“成长的烦恼”(2)

2017-05-24 08:37:30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2016年,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推动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专利布局362项,创制国际标准9项,创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计215项,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97个,投融资平台70个。

是加速器也是黏合剂

“有效而严密的产业技术联盟,能够实现共同获益、同担风险、创新协同。”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杨枝煌说,产业技术联盟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调配,帮助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竞争力,这对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的带动下,中关村的产业技术联盟作为新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和社会团体中的新兴力量,已成为促进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例如,成立于2014年的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依托联盟成员构建高效、互补、良性循环发展的可信计算产业链,不仅促进了可信计算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也带动了我国自主可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提升了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形象。

杜宏群表示,从发展经验看,产业技术联盟要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加速器和黏合剂的作用,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把创新链条上松散的“产学研用”珍珠串成项链;在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中,组织上下游企业完善和发展产业链,促进创新资源多方位合作与衔接。

杨枝煌建议,在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中,要注重增强联盟和成员企业在本产业领域内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努力实现资金上抱团发展,技术上共同分工研发,对于技术难题,可以联合攻关,然后共同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实现独立创新、累积创新和集成创新,最终实现成果共享。

“僵尸”“骗子”等乱象亟待治理

在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发展中,也有不少产业技术联盟其实处于“僵尸状态”,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一些产业技术联盟甚至成为骗钱敛财的工具。

“有些打着‘国字号’的虚假联盟,迷惑性极大,严重损害‘国字号’社会组织的声誉。”王涌天说,一些虚假产业技术联盟为了刷存在感和牟利,活动过多过滥。同时,虚假产业技术联盟还大肆宣扬自己要制定标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实施,或是由个别付费企业试图把自己的企业标准变成行业标准。这些行为对行业发展都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