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路上的“90后”年轻人

2017-05-21 19:29:15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图为杜彦君在村里一贫困户家了解致贫原因、生活情况。杜彦君供图摄

中新网赣州5月21日电 题:镜头中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路上的“90后”年轻人

中新网记者苏路程姜涛

“如果把贫困问题看做一种生命体的‘贫血’状态的话,解决贫血问题应该不仅仅着眼于‘血’本身,还要关注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强壮的身体’,从整体上提升肌体的造血能力。”21日,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第一书记”杜彦君告诉记者他的扶贫思路。

2015年,25岁的杜彦君毕业于复旦大学。2016年7月,受国家政策影响,杜彦君离开位于中国首都北京,踏上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这块土地,成为该村的“第一书记”。

从此,这位中国985高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高材生,扎根于田地间。

扶贫思路:输血?造血?止血?

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是中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包括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2个省级扶持贫困村。截至2016年底,赣州有43.14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7%。

连日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赣州”活动在赣州章贡区、瑞金、赣县区等地举办。

赣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杜彦君所在的南塘都口村有1875人,贫困人口21户89人。2016年,该村实现了11户54人脱贫,现有10户35人未脱贫。

“刚来这里时,村里不少人认为我就是在基层逛一逛,表面上镀镀金就完了。”为得到民众的信任,杜彦君换掉皮鞋、带上草帽,白天挨家挨户到贫困户了解家庭情况,晚上加班整理资料。

“村民都想摆脱贫困,但有的没创业资金,有的没技术,有的身体残疾。”跑遍了村里所有的贫困户和扶贫项目后,杜彦君开始从整个村庄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扶贫。

“脱贫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造血’的重要方式是输送‘造血干细胞’,直接精准对接贫困户,为其提供资金、技术等,扶持其发展产业。”杜彦君认为,发展产业是谋长远的“强身健体”式的“造血”,可直接为入股贫困户提供分红、为就业贫困户提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