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清华教授谈中产阶层:教育水平高且收入稳定的很少

2017-05-19 16:08:01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

来源:《社会》杂志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我国真正具有较高教育水平且收入稳定的中产阶层所占比例仍然是很小的。图为2012年10月15日,从上海中信广场49楼远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在该层的两位商务人士。 澎湃资料图

“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央文件使用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已有研究认为,要建设橄榄型社会,壮大中产阶层是重中之重,有助于我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是什么关系?我国中产阶层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中产阶层的发展趋势如何?发展中遇到了哪些结构性问题?本文运用全国性的调查数据,试图从收入、职业、教育三个维度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发展趋势及结构性问题,并尝试就壮大中产阶层提出一些对策。

一、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

首先,怎样界定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

“中产阶层”的界定历来是一个难题,有多种理论与分析方法,参照的标准有收入、财富、职业、生活方式,等等。其中,收入是最常见的一个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林等学者将中等收入者界定为收入分布在城镇居民第25到第95百分位之间的人群,并计算出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内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为25%。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曾提出,每天消费2-20美元(购买力平价)的人群就算是中产阶层,由此推算出中国2007年就已经步入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占比高达89.1%。

与收入相近,财富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瑞信(Credit Suisse)2015年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以个人拥有财富5-50万美元为标准,认为中国大陆的中产阶层人数居世界各国之首,达到1.09亿,占比约为10.7%。

每一个收入或财富指标的提出,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被中产”的争论。究其原因在于,中产阶层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界定中国的中产阶层需要多元指标,而不仅仅是收入或财富。笔者曾经尝试从经济收入、职业和教育三个维度界定中国中产阶层。

在测量社会地位方面,职业是最为重要的指标。社会学家对中产阶层的研究最早也主要是从职业角度切入的,中产阶层与白领阶层常常是同义语。社会学家陆学艺(1933- 2013)等也从职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中产阶层主要由脑力劳动阶层构成,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以及私营企业主中的中小私营企业主。据此,2005年我国中产阶层占比约为11.7%;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占比可以达到21.84%。笔者曾从职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过中产阶层的分布,认为2013年其所占比例约为19.1%。

笔者认为,教育也是现代社会中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人们通过教育获得文凭、证书。笔者历来认为,大学是培育中产阶层的温床,使人们接受社会主导规范或中产阶层的规范。当然,笔者还认为,教育指标与收入和职业不同,教育可作为附加指标而非独立指标,即单纯靠教育指标来区分上层、中层、下层是不合适的。

尽管如此,人们普遍感受到,教育对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焦虑,都是这一现象的突出反映。对中产阶层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主观认同的关注,实际上也都体现在教育方面。一个人要维持一定的社会地位,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特别是面临经济波动时,人们可能暂时失去稳定的收入或职业,但是良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个人及其家庭较快地恢复其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

除了上面阐释的收入、职业、教育三大指标以外,学界测量中产阶层的指标还有主观认同、生活方式以及综合了职业、收入、消费的多个指标。根据李培林等的研究,按照国际经验,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一般为中等收入群体的2.5倍到3倍。

综上,从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对中产阶层的研究本质上是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除了收入和财富水平,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还应该有更全面的发展指标。仅仅以收入作为指标不够稳定,因为收入可能受到调查难度、经济周期、地域消费水平差异等许多因素的干扰。学术研究和国际经验普遍证明,壮大中产阶层需要提升职业地位与教育水平。在现代社会,职业地位是人们首要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往往更准确、更全面地表征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因此,本研究将职业和收入作为主干指标、教育作为附加指标,以避免仅使用收入作为单一指标的不稳定性。

借鉴已有的分析方法,笔者首先从收入的角度来界定“中产阶层”。笔者以我国城市户籍人口的平均年收入作为参照“基准线”,将低于基准线50%以下的群体定义为“收入低层”,基准线50%以上到基准线3倍以下的人群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

据此,本文的数据分析表明,2012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46.02%。但是,通过对实际生活水平的分析可以得知,如此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仅有一部分人达到了“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因此,本文将中等收入群体分为两部分,达到了中产阶层生活水平的群体,本文称之为“收入中产”;另一部分没有达到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但又明显高于低收入阶层的群体,本文称之为“收入中下层”。具体的划分标准是:将收入为基准线到基准线3倍以下的群体定义为“收入中产”,将收入为基准线50%到基准线以下的群体定义为“收入中下层”,将收入为基准线3倍及以上的群体定义为“收入高层”。以上是从操作定义上区分的“中等收入群体”与“收入中产阶层”。

上述收入分层采用的是相对收入的方法,实际测量的是收入分配的情况,即收入结构中有多大比例的人群居于中间部分。本文认为,这比绝对的收入或财富标准更能准确地反映社会结构。用绝对的财富标准来分析中国社会,相关研究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人口规模和总财富都跃居世界榜首。但是从财富分配的结构可以看出,中国底层人群的比例非常大,中国还远不是橄榄型社会,而国际上的经济发达体则明显更加接近理想的财富分配结构。

从职业的角度定义中产阶层,本文采用国际常用的测量社会地位的方法,即“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简称ISEI),将分值为40分及以下的职业划分为“职业低层”(典型职业为“农民”),41分至66分的作为“职业中产”(典型职业为“办公室职员”),67分及以上的作为“职业高层”(典型职业为“医生”)。

从教育的角度区分中产,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中产阶层需要具有大专及以上的教育水平,但是反过来,认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一定属于中产阶层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本文将教育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中产阶层的一种附加指标或参照标准,以是否获得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为准。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10年、2013年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根据当年的权重系数进行了加权。调查中询问的主要是受访者及其家庭在调查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实际反映的是我国2004年、2009年和2012年的社会情况。

其次,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如何?

如果仅以收入作为指标,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已经相当高(见表1)。2004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为41.58%,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一比例在2009年有所下降,但随后逐步回升,到2012年已经达到46.02%。虽然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很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达到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根据前面提出的操作定义进行计算,2012年真正的“收入中产阶层”仅占18.89%,其余的27.13%属于“收入中下层”。虽然两者都可以称作“中等收入群体”,但“收入中下层”与“收入中产”还有距离,由此我们也更容易理解“中等收入群体”与“中产阶层”的区别。

从表1不同年份数据的比较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主要依靠的是收入中下层(2012年占所有人口的比重为27.13%),收入中产的比例仅增加了1.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中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群位于平均线以下,这也与人们感受到的自己“被中等收入”的现象互相印证。因此,要真正壮大中产阶层,需要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人们向收入中上层的流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从职业角度来看,我国职业中产阶层的比例明显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如表1所示,2004年职业中产的比例为16.28%,2012年为20.86%,增加了4.58个百分点,但也显然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从收入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较高,但是职业结构的发展仍然明显滞后。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其收入有所增加,但职业与社会地位的提升遇到障碍。因此,壮大中产阶层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劳动者的职业地位晋升渠道。

通过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仅仅看收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中产阶层的比例仍然较小。分析表明,2004年、2009年、2012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中等收入群体”在所有人群中分别仅占6.23%、9.01%、11.81%。而在2012 年达到收入中产水平且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仅占7.44%。这表明,我国真正具有较高教育水平且收入稳定的中产阶层所占比例仍然是很小的。要壮大中产阶层,亟需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国民教育水平。

二、中国中产阶层的结构性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中产阶层的分布存在三大结构问题,即城乡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和产业结构问题。

1.中产阶层的城乡分布

首先,中产阶层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城市且城乡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在历年的数据中,中产阶层集中在城市的比例都超过80%。不同的定义方法下都呈现了相似的结果。如图1所示,2012年,城市人口占收入中产的比例为87.75%,在职业中产中的比例为91.18%。城乡差距在2004年至2012年期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收入中产、职业中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增加了3.56和2.39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中产阶层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中产阶层向城市集中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推动城镇化,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升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中产阶层的壮大;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要真正实现社会健康发展,建设橄榄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均衡发展,我国要真正壮大中产阶层,难度最大的是农村地区,应该着力促进农村地区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其次,城市地区已接近“橄榄型”,农村则仍然是“倒丁字型”。从城乡内部的分布来看,在城市地区中产阶层已占相当比例,接近橄榄型社会结构,农村则始终是“倒丁字型”,底层比例较大。如图2所示, 我国城市地区“广义中产阶层”(指按照前面的操作定义,在收入和职业两方面只要有一个维度达到中产的标准即划入中产阶层,属于比较宽泛的定义方法。下同)的比例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48.91%,表明在职业或收入上已经有相当比例的人口达到了中产阶层的水平。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一比例在2009年有所下降,但随后迅速恢复,在2012年达到53.54%。这些都表明,在我国城市内部中产阶层已经占相当高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