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货币委员黄益平:资产市场要允许违约和破产

2017-05-19 16:59:55    腾讯财经  参与评论()人

腾讯财经 作者 邬川

“无论是资本外流还是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都反映出了老百姓追逐好的投资产品,但是投资的选择非常有限。”在5月19日举行的首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作出如是表述。

他回顾了之前股票市场的繁荣到回落,债券市场的波动,和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冷却措施,这些投资领域发生的变动都反映出同样一个问题:缺乏多产品,效率较高的资产市场。“或者说可投资的资产市场。”他总结道。

缺乏可投资的资产市场,总是导致投资者容易在某一个市场集中,好处是市场会繁荣,价格上升,但同时风险会积累,接着就出现问题,让监管当局紧张。

“这背后反映的根本问题是钱比较多,投资的机会不是那么多。”黄益平认为,钱多是由于居民的储蓄率一直比较高。从一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2106年年底M2(广义货币)和GDP的比例大概是208%,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比较高。

在他看来,M2和GDP的比例较高,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这种体系的特征在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通过存款、贷款和债务的方式体现,所以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杠杆率也比较高。

其次在于居民储蓄率比较高,老百姓存了很多钱全部放到了银行,最后必然体现为我们的M2广义货币的发行量比较高,也推高了杠杆率。

与此同时,缺乏风险处置机制也在被动的创造广义货币。他认为,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缺乏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也没有风险处置机制,所以导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货币供应量需要加速,这样才能支持经济活动的扩张。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货币政策同样需要扩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经济,才能稳金融市场。

股市、债市频繁波动,房地产以及理财市场的不稳定,为什么过去两三年风险开始频繁的出现?

黄益平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想把他的钱拿出来做投资。简单的来说就是银行存款的短期化,老百姓不再愿意耐心的接受过去定期存款的低利率回报。短期化的结果会变成现金、活期存款。这样的一个变化既有正面的机会,也有负面的风险。

如果说存款短期化能将投资由银行中介为主转向以资产市场为主,那么也会促进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他认为,这种改变将风险承担的主体由银行转到了投资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