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新华网对高送转问询有力回击,释放出什么信号?

2017-04-20 09:32:44    郭施亮  参与评论()人

高送转概念,几乎属于每一年的热门炒作概念。然而,受到近期市场对高送转质疑声音增多的影响,高送转概念却变成了市场抛售的对象,而从近期股市下跌的情况来看,不少高送转股也成为了市场杀跌的重要对象。

高送转股的杀跌,实际上也与此前刘士余的一席话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举动也为高送转的行为敲响了警钟。很显然,从近期市场的状况可以发现,“10转30”、“10转20”等现象明显降低,而“10转10”的方案也可能容易遭到市场的问询。由此一来,高送转概念几乎遭到了全面性的冲击。

高送转概念,存活在A股市场中已有多年的时间,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容,规模的壮大,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意义。

不可否认,对于A股市场这一个本不成熟的股票市场,一旦某一热门题材获得市场的热捧,则很容易遭到市场的任性利用。多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打着高送转的旗号,实现抬升股价,完成一轮减持套现的任务。更有甚者,上市公司本身质地不佳,经营环境不妙,却任性采取高送转的策略来刺激股价,这无疑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这种“伪高送转”行为,很显然需要及时引导与规范。

但,高送转的乱象并非普遍存在,我们对高送转,也不能够一棒子打死。然而,在强监管的模式下,部分颁布了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不得不缩减高送转的计划,甚至取消原来的高送转方案。或许,在这一个相对敏感的市场监管环境下,上市公司宁愿不采取任何的分配方案,还可能获得股票价格上的平静。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网对高送转问询并未采取缩减高送转的策略,而是进行了有力回击,这给高送转正了一次名。

实际上,作为官媒的新华网,它在当前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作出了有力的回击,确实为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同时也给部分本身质地良好的上市公司,对其采取合理高送转的行为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新华网的财报数据获悉,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成,业绩增速与高送转并不存在矛盾性。与此同时,最为关键的是,新华网作为一家次新股,当前流通股本偏低,且未分配利润以及资本公积金非常丰厚,完全具有股本扩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