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中部崛起的创新之都安徽:创新成为发展最强劲动力

2017-04-11 18:41:55    中华网综合  参与评论()人

科技创新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合肥科教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

中部崛起的创新之都安徽:创新成为发展最强劲动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墨子号”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实现量产……在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征程中,创新已成为安徽省发展最强劲的动力。刚刚过去的2016年,安徽省创新发展亮点纷呈,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创新成为安徽形象的靓丽名片。

体制创新:激发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据了解,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催生变革性技术和新兴产业,目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中部崛起的创新之都安徽:创新成为发展最强劲动力

中科大内的同步辐射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合肥科学中心的核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介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下一步在升级现有装置的基础上,将争取新建聚变堆主机、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发挥“1+1>2”的科研集群效应。

依托这些大科学装置,合肥规划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大基因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新型科研平台,主攻国家信息安全、核聚变能源、雾霾治理、癌症治疗等重大科研方向,力争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率先取得突破。

据介绍,为保障重大科研方向的推进,合肥科学中心将开展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集中攻关,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管理体制,充分激发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产业创新:多种形式鼓励创新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立足本省发展实际与需求,将“改革科技供给”作为发展的突破口,获批成为全国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围绕构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中部崛起的创新之都安徽:创新成为发展最强劲动力

图为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内抽主管道

安徽大力支持省域内科研机构在“独有独创”的原创性成果上下功夫。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人造太阳”、智能语音……近年来,安徽涌现出一批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五年内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科研生产两张皮”等问题,激活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安徽陆续出台了覆盖创新发展的“1+6+2”配套政策体系,多种形式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出“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等新型扶持方式。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建实验室、购买研发设备,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使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

为充分发挥省域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国家队”的发展引领作用,2014年以来安徽省与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探索“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

依托大科学装置建设创新平台,打破“科教分割”体制让高校教师和研究所科研人员“双向互聘”,高校学生“在大学上课、到研究所做实验”,实现科研、育人“双赢”。

科技创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大省转型科技大省,创新产业已成为安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2016年全省获授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3万件,增幅36.8%,居全国前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到23.2%。

在外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安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中部,去年生产总值增长8.7%,财政收入增长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8.3%。

催生变革性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科研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内涵。

中部崛起的创新之都安徽:创新成为发展最强劲动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据了解,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将重点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核能装备、精准医疗、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等领域,积极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目标是,2020年基本建成框架体系,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