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1)

2017-03-20 09:32:56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苗圩

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历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2004年,苗圩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当年 “亚洲之星”。主政武汉期间,苗圩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力推武汉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2005年3月,苗圩成为工信部最年轻的副部长,主抓节能减排、汽车等工作。2010年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本报记者 李晓红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创新,要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3月19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第三单元 “中国制造2025与推进结构性改革”上这样表示。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持续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从国际上来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产业变革大潮澎湃而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制造业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营销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云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极大地优化了劳动力、资本、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培育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但支撑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品质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期望。

苗圩表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制造业发展动力机制转换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关键在于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动力,重大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

苗圩同时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仍存在一些制约创新的短板和弊端。

“从扶持政策上来看,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落实不到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高,制造业企业受惠面偏小等问题;从激励机制上来看,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的制度环境有待改善,有利于人才、信息、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并高效配置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服务体系来看,支撑企业开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不多、能力不强,大型科研设备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程度不够;从社会环境来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显弱化。”苗圩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改进来逐步解决。

针对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苗圩表示,首先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以弥补创新链上实验室到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依托企业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材料、机器人等创新中心的建设,指导和推动省级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破解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等难题。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