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刘世锦:2017年经济触底是大概率事件(1)

2017-01-26 07:52:11    腾讯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2017年经济触底是大概率事件

金辉

●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已接近底部,但并不是真正触底,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是两回事。触底很可能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多次验证。如果宏观政策得当,供给侧改革有实质性进展,2017年经济实现触底,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企业、行业和地区分化,一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分化是升级的标志,实际上是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而且转型升级、创新都是通过竞争逼出来的。中国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具有竞争优势,但必须要在一批产业上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激发新增长动能要把一系列相关改革摆到优先位置:开放行政性垄断基础产业的准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进入市场;完善竞争环境和政策,推动优胜劣汰、产业升级;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服务业;改革监管体制,调整相关利益格局,推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聚集。重点是国企、土地、财税、金融、政府体制、对外开放等领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近日表示,中国经济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中速增长的“底”,但是还没有探明。中速增长平台形成后,将可能持续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从而为实现2020年和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打下稳定基础。

中国经济回落已经接近底部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过去6年处于一个回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转型再平衡”的过程。这6年还是中国经济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期。中国经济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中速增长的“底”,但是还没有探明,或者说,中速增长的均衡点还没有找到,还将有一个探底的过程,仍面临着较大的增长下行压力。

中国经济触底主要看两个底部和三个指标。

首先是需求底。中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主要依托于高投资,高投资85%左右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构成,而制造业投资较大程度上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通俗地说,高投资触底,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这三只“靴子”落地。

目前基础设施、出口已经大体触底,房地产正在触底过程之中,是近期增长回落的主要变量。

从供给侧来看,“去产能”要到位。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目前来看,PPI在经历了54个月的负增长后逐步回升,已经恢复正增长;此外,工业企业盈利也已经回升,恢复了正增长。这两个指标也显示了供给端的调整。

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已接近底部,但并不是真正触底,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是两回事。触底很可能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多次验证。如果宏观政策得当,供给侧改革有实质性进展,2017年经济实现触底,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最近我们都在讨论中国经济能否实现“L”型增长,过去6年往下走是“L”型左边,现在是触点,接下来怎么走?有些人一听触底,特别兴奋,认为接下来会反弹,最近有观点认为,未来会有7%甚至更高一点的增长速度。

我们的观点是,这种反转基本不可能。现在发生的变化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平台之间的切换,并不是在原有的平台上面,这边上来,那边下去。所以,触底的确切含义是稳住了,不再下降,逐步走出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这是“L”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