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禁给中国人提供饮料?揭法国奢侈品行业“潜规则”

2018-05-17 09:08:01    中国侨网  参与评论()人

这样看来,奢侈品的差别待遇实在令人不解:同样是顾客、同样能创收,为何不笑脸迎人、而是选择限购呢?既然三分之二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发生在海外,为何不奋力抓住这一增长,把自己的门店打造成为中国观光客出境游的“必达站”呢?受访者Anna给出的答案是,这也许关乎奢侈品牌的“企业文化”:品牌想要明确区分“真正的奢侈品消费者”和“偶然的奢侈品消费者”,因为前者才是它们认为值得花费成本维护的客户群。也就是说,投资应该用于提高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而非一味吸引新客户。

由此看来,这里所指的更多的是对客户消费能力和习惯的考量。在Anna看来,之所以“不稀罕”代购和游客,是因为前者即便填了客户信息,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代购只能带来购买量,但无法带来“有价值的客户信息”:“首先,你不是真正的消费者。我登记你的信息,对分析客户群体也没有任何价值。虽然你的消费能力强,但他就是希望能维护真正的奢侈品消费者”。

另外,之所以一定要把当地人当作“上帝”对待(“茶水、饮料等各方面服侍好”),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客人有的是时间,如果他不满意的话,还回来会投诉”。相比之下,虽然春天、老佛爷的中国客人数量极多,但在旅游行程紧凑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按照明确的购物清单买完就走。即便区别对待,游客因时间有限也不会投诉。Lisa也透露,中国游客大多跟团旅游,百货公司的门店每天要接待高达50-100个旅行团。这些游客们只希望能少排队、赶紧买完。然而,往往3小时的购物时间中,2个半小时都在排队,进店后也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Julia表示,自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客人,自己都希望他们能获得愉快的购物经验,以后常来光临。

不仅如此,一些游客因不礼貌的举止触犯到营业员却不自知,这也容易使从业者反感。例如,Julia注意到,中国游客高声说话的行为容易被法国人视作“没家教、没礼貌“。不过,乐观积极的Lisa认为,“如果可以多一点笑容”,此类隔阂或文化差异其实并不难消除。

“中国人别太玻璃心”?

不同的消费行为导致了不同的销售模式。所谓的“本土消费者有价值”,也许意味着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更加符合奢侈品的市场定位。例如,在总结自身两年的从业经历时,Anna认为部分冲突原因在于国人对奢侈品的心态仍旧不够平和、成熟:“在法国,很少有人拿着香奈尔包挤地铁”,但在中国“大家对奢侈品的心态也许更急躁一些”,因此难免让人抓住这个“把柄”,造成无数消费者“求人卖货”的不平等局面。

这样说来,奢侈品限购做法与其说是种族歧视,不如说是“阶级歧视”?除了网络上“一致对外”的“颤抖吧”、“永世不买你家商品”等批评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也许是值得提倡的健康做法。

某品牌鞋包店。(《欧洲时报》/潘越平 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德勤向《金融时报》提供的报告,奢侈品在中国和欧洲的价格差(溢价)在2016年开始下降:2016年,奢侈品在中国的售价平均比法国的同款商品高41%;而这一差距在2017年降至32%。差价缩小的情况可能意味着,“海外购”规模也可能随之“缩水”。

说句题外话,虽然主流舆论鼓励“理性消费”、不支持“跟风”消费行为,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群体特点的确是“更年轻活跃,也更没有耐心”。德勤报告也同样显示了这一趋势:奢侈品市场复苏主要得益于18到34岁的“千禧一代”,其消费占据整个增长额度的85%。到2025年,预计“千禧一代”将占奢侈品顾客人数的45%。想在未来市场中抢占先机,奢侈品的销售模式势必要适度迎合这些“年轻、不耐烦”顾客的消费特点,着力提高此类客户的忠诚度。

中国顾客。(《欧洲时报》/潘越平 摄)

不仅如此,即便大部分奢侈品牌目前对电商还异常矜持。《2017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奢侈品线下渠道实际销售额同比增长仅2%,而线上奢侈品销售增长率则高达12%。在未来,这些电商能为那些既想拥有体验感和仪式感,又想要快速拿到全球最潮流单品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了除代购、线下购买之外的新渠道。中国人在海外奢侈品门店苦苦排长队、受限购的现象,会因此而改变吗?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