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特别策划】让人执迷不悟的“消费高返利”(下篇)

2018-04-28 09:04:3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其实,只要是高额的返利,其中肯定有问题,冷静思考能想清楚的事情,却有很多人在不断受骗和上当。“消费者会变成投资者”,“100%的回报”,“消费能够致富”……在胡晓看来,这些说辞总是能够打动消费者,是因为这些骗子深度研究了很多营销理论,他们惯用的伎俩是洗脑,即先制造和贩卖一种焦虑;进而宣讲一些国家政策方针或者最新的理论知识,使大家信任他;最后推出能解决上述所有焦虑的“灵药”。她一再强调,一定要警惕虚高回报率以及所谓的保底性收益的“投资”,包括传销。

“消费返利”的骗局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生命力异常旺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违法成本不高,即便是平衡因为资金断裂而崩盘,也可以迅速另起炉灶。李斌认为,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把幕后人员揪出来,这些人将来无论跑到什么地方开展类似业务统统不允许获得任何登记。此外,诚信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对于之前曾经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人,或者在逃未被查处的人,无论跑到任何地方,其信息都应该全国联网,只要前面的案子没有销,就还得接受惩罚,不应该再开展后续活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能够马上实现的。

对此胡晓表示认同,并补充提议是否应利用互联网增加更加便捷的举报机制。以“12315”为例,胡晓觉得当下人们看到网络诈骗、网络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现象,尤其是金融欠发达地区的人可能认知不足,或者一些老年人觉得是有利的东西,家里人发现是个骗局但怎么说都不听时,需要有一种方式可以快速举报给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接到投诉后马上处理。这从某些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及时补救的措施,毕竟监管部门精力有限,如果能配合好机制,未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违法犯罪的苗头遏制住,对下一步遏制犯罪行为的扩大会有很大帮助。

李斌认为,作为监管者,一方面要让更多的投诉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进来,做筛选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在现有体制人员编制内,用较高效的方式主动发现市场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缜密调查,同时如果发现该行为涉及到治安处罚或者是违法犯罪,可以考虑跟公安机关进行联合执法。其实无非就是怎么掌握违法犯罪线索在第一时间能够尽快有效介入,一方面是群众报的,一方面是自己主动进行日常巡查。所以各个部门还是要齐抓共管联合执法,这样才能够布一张天罗地网,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遏制住这种违法行为。

胡晓表示,主动和被动相结合非常重要。据悉,最近两三年来,监管部门不管是跨地区还是跨部门已经形成了联合执法的监督管理的机制。此外,胡晓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从十几年前的线下传销发展到现在,很多东西“换汤不换药”。为什么受骗的人越来越多?不能说监管部门没有努力,而是投资者教育做的不足。人们现在更多再说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投,但很少有人能够知道当自己有一些钱时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一步普及和加强投资者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结合起来防范一些风险,大家要终身学习,才能够让自己在面对一些新问题时,不被其中一些陷阱套牢,解决投资方面的疑惑。

关键词:骗局警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