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生物识别技术潜藏风险 专家: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2)

2018-02-01 09:23:1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技术人员解释,指纹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包含指纹贴上的导电涂层,并不完全是机主手指的指纹。而在进行指纹比对时,只要部分信息相同就能通过验证。因此需要经过处理,其他人的指纹才能够验证通过。

技术人员说:“早期的指纹识别技术,像身份证、考勤以及公安刑侦破案使用的原理是看手指上的一些细节特征点,但这个技术不是手机所普遍采用的,主要原因是手机传感器的面积特别小,信息含的少,所以行业界就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案,也就是利用图案本身。”

即使需要很多特定前提,但指纹解锁功能的技术漏洞不容忽视。如今,指纹验证不仅在手机上使用,在一些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甚至防盗门的电子锁上,都采用了指纹验证的方式。在这些领域里,指纹验证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漏洞。在一款笔记本电脑上,技术人员将指纹贴背面用导电笔进行涂抹,然后贴到指纹验证的触摸键上。随后,机主在这台电脑的系统里设置了指纹开机,并录入自己的指纹。接下来,由其他人打开这台电脑,用指纹试了几次后,同样能通过验证并开机。随后,技术人员又对某款门锁进行了试验,发现了类似的安全隐患。

专家提示,虽然这个漏洞涉及到了不同领域的不同产品,但如果您的指纹触摸键没有受损或贴指纹贴,就可以正常使用,不必过分担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冯建江提醒消费者,如果对于安全性比较在意,尽量不要使用指纹贴。另外在使用指纹验证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触摸键上是否贴有其它异物或图案。“这肯定要检查一下,要把那个贴膜撕掉,如果手机不小心摔裂了,可以尝试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试一下没有登记过的手指是不是也能解锁成功,如果也能解锁成功,那就说明是有这个漏洞的。”

除了指纹解锁功能,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系统,也引发了人们对生物识别技术可能潜藏安全风险的关注。奇虎360公司副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颜水成对此表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技术,如果在特定的场景下,一项新技术的准确度能够满足要求,错误带来的风险可以承受,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有观点建议,从安全层面来考虑,最好多种验证方式交叉使用,尤其是对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场景。比如,为了防止照片、视频播放、3D头套等假脸攻击,银行刷脸取款都同时进行人脸识别、手机号码或身份证验证、密码验证三层防护。据了解,目前工信部、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消费者对此的普遍反映是没有感觉特别恐慌,会注意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新技术、新科技保持接受态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