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网络消费成为维权重点 法律规范待完善(2)

2018-01-23 09:22:48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在“虚假医学专家”事件中,老年消费者依然是上当受骗的主要人群,分时度假、专家坐诊、高息理财、“免费旅游”,各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层出不穷,需要社会共同关注。

保健品专骗老年人,预付卡消费却是男女老少通吃。尤其在美容美发、洗染、健身、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经常会发生余额不予退还、经营场所变更、服务质量下降、经营者亏损倒闭以及预付费纠纷等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开放教育办公室主任吴景明认为,目前,押金、预付费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不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挪用资金、卷款潜逃等。对此,应有一套制度设计。首先,预付款应该设定门槛,规定达到一定资质的经营者才可以收取预付款。其次,应该第三方托管,第三方托管账户资金必须有条件、凭单据才可提取。第三,责令收取预付费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购买相应保险,以保证预付款安全。如果不能正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退还预付款。

2017年下半年,酒店业接连爆出客房卫生恶劣丑闻,将公众对酒店卫生的质疑推向顶峰。“测评机构称北京五星级酒店退房不换床品”“哈尔滨五星级酒店马桶刷刷杯子”等事件的集中爆发,触动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甚至带动了隔脏睡袋等“酒店神器”的畅销。

董祝礼认为,保障旅客的付出与享有的服务相匹配,不仅需要事后对暴露的问题严加整治,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也需要相关部门对酒店行业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如此双管齐下,方能倒逼酒店死守卫生底线。

法律规范待完善

2017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攀上了近10年最高点,消费持续升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消费继续保持第一驱动力作用,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31.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渐凸显。

通过十大消费舆情热点可以看出,当前消费环境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领域出现的问题尤为严重。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消费发展势头迅猛,已拥有海量用户,另一方面也因为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无法适应新消费模式发展速度,造成监管真空,使得部分企业只考虑商业利益,无视消费者权益。种种问题,直指法律规范的缺失。这也要求相关领域监管主题从“打补丁”式的事后整顿转向法律先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