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媒体评分贝筹事件:别让爱心募捐被被某些人浑水摸鱼

2017-12-25 15:41:33  长江网    参与评论()人

作者:顾欣怡

12月23日,一个名为“分贝筹”的爱心活动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用户输入自己的生日,可寻找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贫困学生,为其捐赠一元钱。然而不少网友贴出的照片显示,同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却在不同的生日界面出现,而且名字也不同。对于网友的质疑,“分贝筹”回应称是测试阶段系统出错。(《北京青年报》12月24日报道)

虽然“分贝筹”给出了官方回应,但显然少有公众会对这一解释买账:为何孩子们的照片、其他信息都相同,仅仅只有名字和生日发生了变化?为何活动还处于测试阶段时就开始了推广?已募捐到的善款又该如何处理?募捐信息何时能够公之于众?这些问题倘若得不到解释和解决,公众也不会对于这一募捐活动重新给予信任。

近些年,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公益平台和募捐形式也层出不穷。除了大型的网商平台如支付宝、腾讯、淘宝等纷纷推出的第三方筹款平台,轻松筹、爱心筹、百姓筹等众筹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诚然,这些平台为一些生活上遭遇重大打击的家庭提供了峰回路转的途径,但这些众筹平台中也不乏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之辈,打着爱心募捐的旗号进行敛财。同时,平台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不留神,大众的爱心又成了骗子们获得不义之财的资本。

一方面,对于筹款平台中的个体来说,大多数人并不是山穷水尽,而是寄希望于捐款来降低生活压力或得到他们本身经济水平达不到的医疗条件。2016年11月的“罗一笑事件”便是典型,罗一笑的父亲并不如他在文章中所说的捉襟见肘,反而在深圳拥有三套房、两台车和一家广告公司,却不愿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女儿治病,而是靠着朋友圈的打赏坐享其成。尽管最后他把筹集到的捐款尽数归还给了网友,但公众被消费掉的爱心却难以重拾。

另一方面,就像“分贝筹”一样,这种依托着网络而没有监管的募捐平台让人难以辨别是否具有筹款的资质,而公众一旦轻信了这些募捐活动,结果却发现只是将献爱心当作了营销手段,就会激化信任危机。长此以往,社会爱心会被一点一滴消耗殆尽。就如老人跌倒却无人敢扶一样,即使事件真实,人们也会因以往被骗的经历而畏葸不前。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的机会反而更加渺茫。

公众的爱心是值得被仔细保护的,而不是像这样成为有心人用来消费的对象。对于募捐平台中的种种乱象,不应是让公众来对形形色色的募捐活动加以辨别,而是应由监管部门将虚假消息扼杀在源头,使之无法进入流通领域。只有还公益募捐一个干净的环境,人们才不会担心自己的爱心会被消费,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能再次获得希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