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2017实体书店持续回暖 进入2.5时代

2017-12-19 17:36:31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图书大厦机器人读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选购  

言几又书店 

Page one书店

在北京,全民阅读的风潮持续走高,通过本年度对实体书店调查,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过半市民在实体书店购书量较去年有所上升。当然买书的人多了,可选的书多了,这与书店质和量的改变密不可分,除今年北京相继增加了三家创新模式的24小时书店外,新老书店都在不断完善多元化服务。恰逢“80岁”新华书店升级之时,书店特别引入了机器人店员,而其他复合型新兴书店则运用增加课程文创活动在线上吸引客流。此外,政策的各方扶持也为实体书店迎来遍地开花推波助澜。

24小时模式 成就文化新地标

北京晨报记者从2017年度“北京阅读季”对本市16个区7-70岁居民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抽样调查数据中得知,本年内,北京市居民购置阅读设备、参与阅读文化活动的门票或办理与阅读有关的会员卡的人均年消费为653.34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50.87元。64.77%的北京居民在实体店购买过图书,较上一年度提升了2.91个百分点。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在阅读方面的消费需求攀升,16个区开展阅读文化活动已成常态。

自2014年,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开业,一年之后又开设了分店;2015年,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书店开业……在近几年的时间里,这些创新模式的不打烊书店为爱阅读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空间,也逐渐成为京城各个角落中的文化地标。而在今年,店龄30多年的新华书店花市店华丽升级不再打烊,新华书店香山店也成了香山脚下亮起的一盏长明灯,而前门Page one更是以大气、现代、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空间成为皇城根下绝佳景致的文化新地标。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24小时书店模式之变,是将书店定位在事业和产业的综合体,既具有经营性,又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所以24小时书店全方位打造的是一种新式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生活,可以认为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