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专家议消费经济:消费增速下降但结构优化 10%以下或常态

2017-12-08 21:26:02    中国广播网  参与评论()人

“黑和白之间不只是灰色,黑和白之间是一个五彩的世界。” 昨日,在“中国经济——首届消费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如此形容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辩证关系,一同参会的还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等。围绕消费经济的发展问题,专家学者从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金融的创新出发,作出了诊断、开出了药方。

消费增速下降但结构优化 未来9%-10%是常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到2020年中国会形成6亿人口的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已经接近70%,未来十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强。传统消费包括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现在已经出现了温和的下滑趋势,但是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新消费风生水起。

“未来的消费增长在9%-10%可能是常态,不要指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超过10%,这是难以持续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消费的变化。”徐洪才指出,新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引领资金投向重要领域。未来如何通过新的投资增量调整结构、满足消费需求,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这是重要的议题。

此外,徐洪才也指出了发展消费经济中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徐洪才指出,近期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治理化解了一些风险点,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普惠金融下一些新金融服务形式也值得肯定。

“从国际经验看,消费信贷的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手段来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目前从短期来看,政策上采取的办法关闭了ABS等,合并报表,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国际惯例。”徐洪才表示。同时,他指出消费金融杠杆率最近几年突飞猛进,这种情况要引起高度关注,但是总体而言杠杆率并不高,还是在可控范围内。

消费金融不同于生产性金融 不宜简单套用

针对消费经济中如何发展金融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指出了消费金融与传统生产性金融的不同点,他认为应该走进消费金融去探索,在监管和创新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陈道富指出,消费金融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性金融。后者根据企业未来的盈利给予信贷支持,是基于回报的基础上进行的商业借贷。消费金融的信任基础跟商业性的消费金融不同,它是以个人未来可能产生的劳务性或者其他收入作为基础的信任。“所以中国消费金融才刚刚开始,还是原有的信用模式,有抵押品的,信任基础是物。消费金融需要挖掘人内在的信任,但是挖掘人信任的时候会碰到一些人的伦理要求。”陈道富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许多命题,比如多高的市场利率才是合适的?因此面对消费金融独特的逻辑,应该去寻找它内在的信任基础,而不仅仅是把生产性金融那一套简单运用到消费金融中去,这样是形不成真正的市场利率和消费信任。

对于消费金融该如何规范的问题,陈道富指出中国需要探索消费金融的合理管理模式。“监管跟金融创新之间,是不同层之间的关系。”陈道富说,其实金融市场创新和监管之间更多的时候是互补关系而非对抗。

“黑和白之间不只是灰色,黑和白之间是一个五彩的世界。”陈道富认为,监管需要走进五彩的世界里去发现内在的激励和约束之间的不平衡,来控制或者避免不平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需要去探索,需要走进消费金融,去发现里面的风险点跟生产性金融并不一样。” 除了与过去不同,陈道富指出中国的消费金融实践,与国际上的做法也不一样,中国不需要去治疗西方的病,但是中国需要去看见中国自己的运行模式。

陈道富表示中国开始进入了消费金融常态化、大规模发展的时代。

化解金融矛盾一靠直接融资、二靠消费经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不充分得提高效率,要解决不平衡得发展公平。”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指出,反映到经济领域耶同样也是如此。

“65万亿居民储蓄,13亿人民平均5万。”刘纪鹏指出了高储蓄结构中蕴含着的不合理,从效率上看这是笼中之虎,国家面临的信用风险很大;从公平上看,这是绊脚石,并增加了风险。“2014年前后,20%的人占了80%的存款,现在据说10%的人拥有55%-60%的存款。钱聚集在越少的人手中,风险爆发得越快。”刘纪鹏表示,化解当前的金融矛盾一是靠发展直接融资,二是靠发展消费经济。就发展消费经济而言,要从需求侧来创新驱动、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调整供给,从重速度到重质量,从重投资到重消费,从重生产到重服务,从重数量投入到科技创新。同时,刘纪鹏指出要放开监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

此外,针对近期资管新规的发布,刘纪鹏提示了理财产品层层嵌套、短钱长用背后的叠加风险,个别风险爆发尚且能刚性兑付,但80多万亿的量级背后的系统性风险需要防范。在此背景下,“堵是堵不住的,必须疏导。”刘纪鹏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