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农产品“私人定制” 能否“定”来食品安全?(2)

2017-08-18 08:01:02    郑州日报  参与评论()人

“其实我也不知道蔬菜是不是有机,但企业的宣传让我感觉是,而且这么高的菜价一定物有所值。”李明彤曾参加过长春周边一家蔬菜农场组织的体验活动。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能让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在线查看,做到“眼见为实”,但不少“私人定制”农产品并未进行有机认证,而由于农产品种养周期长、环节多,很多环节存在产品受污染的可能性。

  食材更安全需权威认证“护航”

据了解,有机水稻、蔬菜的种植土壤需要此前6年未使用农药、化肥,周边更不能有垃圾场、化工厂等污染源。一位在“私人定制”蔬菜农场工作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监控等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保证生产上的“有机”,但土壤、水等是否真的一点没污染“谁也不敢保证”,真正有机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需要很大的投资,要看老板的良心。

“消费者付出高价‘私人定制’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吃得健康,但这个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者良莠不齐。”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秘书长赵玉敏说,消费者选择某家“私人定制”农场的原因多出于朋友间“口口相传”,而非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

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私人定制”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的直供,缩短了产业链,但同时也弱化了产品检测程序。赵玉敏建议,由于消费者难以辨认农产品是否真正绿色、有机,可通过权威机构认证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

此外,专家表示,涉及农产品“私人定制”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经营者要在质量安全上下工夫,筑牢消费者与经营者间的信任关系。“从消费心理来讲,让农产品销得好,卖出好价钱,最关键的应当还是可追溯体系建设。这才是目前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短板所在。”吉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元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