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网络婚恋诈骗围猎:虚假高富帅白富美身份只为骗钱(3)

2017-07-28 10:07:2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警方提醒,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认识的相亲对象,当对方以“生意失败”“家人急病”等理由提出借款需求时,千万不要贸然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手段向其转账。如确实需要向其借款,可要求对方出具公司资质证明、所在医院的照片等,在确认无误后,也应当按正常程序与其订立字据,以备不时之需。

婚恋网站“实名制”多噱头

交友需看“朋友圈”

有人认为,通过婚恋网站相亲交友较为靠谱,一些婚恋网站也自称对所有会员严格审查身份,因此不用过多担心。事实上,通过婚恋网站进行诈骗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不久前有媒体曝出,在北京某知名企业工作的博士张先生就碰到了这样一段“奇葩”相亲经历:张先生今年30岁,通过某婚恋网站认识了自称叫“李婷”的姑娘。随后两人通过微信进行了密切互动,李婷也偶尔会向张先生发送一些自拍照和工作时的照片,但只要张先生提出视频聊天的请求时,对方就会以“手机速度慢”等为借口推脱。

从5月22日至5月27日“交往”的6天时间里,李婷先后以“要点外卖”“请同事吃饭”“生活费用完了”“朋友结婚要给份子钱”“要去北京看望张先生”“遭遇车祸被撞成植物人”等理由向张先生索要钱款共计7462.12元。在这之后,这位叫“李婷”的姑娘“大方承认”自己在该婚恋网站上使用的账号是“花钱买来的”,甚至还跟张先生“炫耀”其他通过婚恋网站“勾搭”的受害人转账截图,并自称一个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利”七八万元。

除利用受害人感情经历单一对其进行情感诈骗外,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或“缺乏投资经验”的特点实施钱款诈骗。

据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介绍,今年2月1日,受害人姚女士通过某婚恋网站与现任男友“结缘”,之后该男子多次向姚女士推荐购买某领导人黄金像,并承诺向其赠送某品牌手机和购物积分。姚女士遂于6月30日通过银行柜台向嫌疑人账户转账2.6万元,之后发现“男友”失联后报警。

据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今年6月11日至7月10日,厦门全市共接报征婚交友类诈骗警情43起,环比上升59.3%,同比上升16.2%,涉案金额221.1万元,单起最大金额84万元。

从警方大数据来看,受害者多为男性,占比高达72.1%;从年龄上看,受害人则主要集中在20至29岁和40岁以上的年龄段,占比分别达到46.5%和30.2%。

警方提醒,在婚恋网站上交友同样也需要提高甄别能力,切勿因为某些网站的“实名制”噱头就放松警惕。对于一些屡屡索要微信红包、邀请参与投资理财的相亲对象,在没有能力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直接拉黑屏蔽。对于已经见过面或多次互动的相亲对象,则可通过参与对方聚餐聚会、探访其工作单位等方式对其“朋友圈”做大致了解,尽量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