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购房者花375万买回凶宅 法院判房东返还定金20万

2017-06-29 12:45:55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花375万元要买的竟是“凶宅”?法院判房东返还定金20万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通讯员 章伟聪

来源:澎湃新闻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订了“凶宅”怎么办?

2016年,潘先生看中一套住房,在签订买房协议并支付20万元定金后,了解到这套房屋曾有人自缢身亡。潘先生认为房东徐先生隐瞒重大事项,要求解除协议、返还定金;徐先生则认为潘先生嫌房价贵想违约,定金应予没收。

近日,上海长宁法院对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双方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协议,房东徐先生返还潘先生20万元定金。

澎湃新闻记者从法院获悉,去年3月初,潘先生在房屋中介公司的推介下,与徐先生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以375万元购买徐先生名下一套住房。签约后,潘先生支付了20万元定金。

几天后,潘先生从房屋邻居处了解到,十多年前,曾有人在这套房屋内自缢身亡。潘先生大为惊讶,委托律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4月,一名户籍在该房屋内的女性因自缢报死亡。2016年1月,该房屋因存在敲承重墙及卫生间改灶间行为,被小区物业公司发出过《违章建筑整改通知书》。

2016年7月,潘先生以所购房屋为“凶宅”且被告擅自改动房屋结构为由,向长宁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单倍返还定金并支付相应利息。

房东徐先生不同意这一诉讼请求。他辩称,在潘先生第一次看房时就已告知房屋结构改动的情况,而“凶宅”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徐先生认为,是潘先生觉得房价贵了想违约,所付定金应予没收。

经两次公开开庭审理,长宁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房东徐先生返还20万元定金。

审判长马浩波表示,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涉案房屋是否为“凶宅”。综合原告提供的证据和法院依法调取的证据,并结合经验法则来看,曾有户籍在涉案房屋内的案外人在涉案房屋内自缢死亡的说法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被告也没有举证证明案外人在他处自缢,据此,法庭推定案外人自缢于涉案房屋内。

马浩波说,根据中国社会传统风俗,涉案房屋曾为“凶宅”一事确实会对涉案房屋的价值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并进而左右买家的购房意向。由于被告自身取得涉案房屋权利的时间较短,而且获取案外人自缢信息有一定难度,因此,被告表示对“凶宅”一事并不知情的说法也是合理的,不能认定被告存在故意欺诈、隐瞒等行为。

综合分析案情,马浩波表示,涉案合同是在双方都有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订立的,责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原、被告任何一方。因此,该合同依法应予撤销。合同撤销后,被告已经收取的定金应当全额单倍返还给原告。原告主张利息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关键词:凶宅定金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