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屡次试水金融的携程,为何迈不过支付牌照的坎?

2017-06-20 15:30:1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初夏时节,携程牌照违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张发海律师实名举报携程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涉嫌发售礼品卡形式的预付卡,违规开展第三方支付行为。

有分析称,背后涉及到资金沉淀,据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至少有120亿人民币沉淀在携程账户上,如果携程并未取得任何支付业务许可,用户资金存在被挪用、侵占的可能性。

意味深长的是,就在今年年初,携程高级副总张婷婷还曾公开表示,携程金融已经获得多向金融牌照。

当然,这已经不是携程第一次栽在金融牌照的坎上。

1

从互联网金融、支付兴起之时,携程就一直在打擦边球。

2013年年底,携程推出过一款名为“携程宝”的产品。宣传中,携程宝打出了年化收益等口号,海报上还着重突出了“高收益,零风险”的字眼。

旗下“90天旅游基金”、“180天旅游基金”的准入门槛为一万元,而“月月返”高达3万元,其中最高的年化收益可达16%。

而那时最火热的债务基金,年化收益也仅为6%。

当时就有专家质疑,携程是披着预付卡外衣做着基金的事:即使专业的机构都不敢在公开宣传中明确承诺收益,更鲜有承诺无风险的。

据统计,自2011年5月3日-2015年3月26日,央行分8批共发放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而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存量为260张。同时查询央行官网公布的已获牌照第三方支付公司名单,并未发现携程网及其所属的北京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携程的勇气从何而来?

后来携程向媒体解释,宣传中提到的收益,是指相应的话费返还奖励,并不受金融理财产品的宣传限制。

但这一解释很快招来更大的质疑。携程并未告知用户,这笔募集资金的去向。以90天期限的产品为例,“这90天携程拿这笔资金干嘛去了?”

对此,当时有律师表示,携程宝的种种表现,已经有非法集资之嫌。

那时,携程董事长梁建章豪言将涉足移动支付等业务,还会涉及消费者的小额信贷。

现在看来,那是他立下的一个尴尬的Flag。

2

此后,携程的互金尝试,有了名目繁多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