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扫码打赏:是任性小费 还是换了马甲的开瓶费

2017-05-18 13:35:4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尚升 孟含琪 黄兴

最近,“扫码打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餐饮店悄然流行:消费者对服务员的服务满意,就可以扫一扫服务员所挂牌子的二维码进行“打赏”。这种做法受到不少网友热捧,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此举造成消费者额外付费,并不合理。“扫码打赏”会给服务行业带来什么改变?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支持者认为:“扫码打赏”够任性

近日,在北京王府井百货一家餐厅进餐的顾客发现,如果他们对服务员感觉满意,可以通过扫服务员工作服上的二维码对其任意“打赏”,金额3到5元即可,最多不超过10元。

在广东的一家大排档,每个员工胸前也挂有二维码卡牌,顾客通过扫码对员工进行“打赏”后,月底店家再统一将“赏钱”发给员工。

“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付费模式,完全凭用户自愿,旨在激励服务员提高服务热情和质量。”一家推出“打赏”机制的餐厅负责人表示,他们每月都将员工“赏钱”进行统计排行并予公示,目的是让员工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服务提升。

这位负责人介绍,所谓“打赏”机制,是在自愿基础上,顾客对服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奖励办法,在国外被叫做小费,是司空见惯的事。

记者了解到,深圳、重庆、西安等地商家已于去年推行这种做法。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一些餐厅推出“扫码打赏”后,员工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均明显提升,一些顾客也认为“赏”有所值,对提升后的服务更为满意。

质疑者认为:额外付费不合理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过去商家收取开瓶费、包间费,设置最低消费标准等现象好不容易被禁止了,‘扫码打赏’可能是换了马甲的‘开瓶费’。”有网友认为,顾客在餐厅消费,其餐费中就包括了食品费、场地费、服务费等,商家现在搞出来一个“扫码打赏”,有引导消费者进行重复买单、额外付费的嫌疑;通过“打赏”,商家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经营性成本部分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扫码打赏”也加重了消费者的心理负担。有顾客担心,一旦别人打赏他们不打赏,服务员就可能“摆臭脸”。有顾客私下向记者坦言,他虽然打赏了一些“小费”,但并非真心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