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遏制泛滥谣言 媒体应做食品安全信息的“把关人”

2017-05-09 08:59:0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数据显示,当前网络谣言中的食品类谣言占比45%,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成为谣言的“孳生地”和“传声筒”。在谣言泛滥的今天,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才能担负起食品安全信息“把关人”的责任?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9日讯(记者 刘潇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鱼腥草致癌、柿子酸奶同吃致死、无根豆芽五毒俱全等公众“耳熟能详”的谣言均“榜上有名”。

对于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这份谣言榜单,网友们纷纷表示:“我爸妈都不转发这些谣言了”“食品科学普及真是任重而道远”“厉害了我的总局”“心疼这些企业”……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听了这么多年的说法,居然是谣言吗?”甚至有人反问:“这个辟谣有什么根据呢?”令人哭笑不得。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了食品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很多谣言经过若干次的驳斥、辟清,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又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堪称生生不息。在谣言制造、传播的链条中,媒体可谓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对于媒体来说,在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同时,也扮演着信息的“守门人”和“把关人”两种角色。在自媒体崛起的“眼球经济”时代,网络平台推崇个性、自由、宽容的理念,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把关人”的特点弱化甚至消失,从而使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成为了谣言的最佳“孳生地”和“传声筒”。

根据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的《微信“谣言”分析报告》,在所有被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公众号文章中,以食品安全类谣言传播最多,其原因在于食品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能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由于缺乏媒介素养和科学判断能力,普通人往往很难分辨食品谣言的真假。

比之于自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拥有严格、谨慎的信息审查制度,对于消息可靠性的把握和可传性的选择比较严格,使得其发布的信息更加具有权威性。然而令人遗憾和不安的是,在追求轰动效应的当下,部分传统媒体刻意迎合受众心理,被网民“牵着鼻子走”,在未经过核实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引用、采信来源存疑的信息进行报道,无意中成为了谣言的“推手”,导致谣言从网上走下来,发酵成为公共事件。

关键词:食品安全